第(2/3)頁 于是他正在從大朝會的內容當中判斷這個國家的根基是否已經牢固,物資準備是否已經十分充分。 他所得到的答案讓他非常滿意,也很高興。 結論就是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 “大馳道的修繕,西北和遼東方面都已經接近尾聲,通過大馳道的運輸和進軍的速度超出原先的三分之一,時間上有了大大的富裕,另外在整個運行機制上我們也在不斷的改進,今后速度會有更快的提升。” 由工部當中分離出來的交通部尚書李如雨全面負責大秦整個交通建設安排,這幾年,也是把西北大馳道和遼東大馳道當作重中之重來抓,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工作非常得力。 “關于蒙學建設方面,北直隸,山東,南直隸,福建,浙江,陜西,都已經全面鋪開,其中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初級學堂和中級學堂也開始建設,我們計劃在十年內完成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從蒙學到大學的一體化建設。” 教育部尚書目前還是孔氏族長孔尚賢負責掛名,實際負責的是左右侍郎朱樺和陳慶,這兩人一南一北的將整個場面鋪開,在鄉里建設起了蒙學堂,開始用新發明的注音法傳授幼童識字的方法。 掃盲行動已經開始,大秦的錢沒有白花,相信在蕭如薰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教育普及的初步效果展現。 然后是水利建設方面,關于黃河的治理和各個蝗災區的水利建設,工部下了大功夫去治理。 工部尚書楊一魁這幾年就沒怎么在京城待著,而總是到外地去監工,去調研,去督查各地的水利建設過程。 蕭如薰把水利建設比作國家的血脈運行,對此十分關注,這也關系到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每年朝廷都對糧食產量有硬性指標,楊一魁要是辦不好水利,農業部尚書能跟他玩命。 所以關于工部水利建設的問題,農業部比蕭如薰還要關注,這關系到年末的業績考核,以及他們自己的升官。 這幾年沒有什么大的自然災害,總體來說還是風調雨順的,有災害的地方因為水利的修繕也有些許的幫助,加上高產作物的引入,各地沒有出現饑荒的消息,基本上人們都能堪堪吃飽肚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