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教育改革需要的時間比軍事改革需要的時間要長得多。 蕭如薰可以輕松建立軍校培養自己的軍官把持軍隊,牢牢掌握軍隊,不讓文官侵染兵權,但是學校建立起來,學習起來,卻并不那么容易。 東南三省大肆破土動工建造學校,中央正在緊急培養掌握拼音的教員去東南三省的學校里教授蒙童識字,蕭如薰定下了十年教育改革計劃。 他要在十年之內培養出第一批新式教育體制下的官員,采用公務員考試的方案,一個職位一個職位定點考試,逐步將科舉式的剛上來就做縣令這樣的授官方式取代。 一縣數十萬民眾的生計怎么能放到一個剛讀了幾十年圣賢書的家伙手里? 科舉所附帶的優惠條款也將不復存在,科舉還是科舉的名頭,但是內里將被徹底更換掉。 一旦新式教育抬頭站穩腳跟,你不愿意?你要免稅?你要優待? 好啊,全天下那么多讀書人,缺你一個? 用土改培養出來的生員秀才們可以穩住地方一時的情況,但是若要徹底將科舉士紳的力量掃除,就非要新的制度取代現有的科舉不可。 所以蕭如薰一直不提起搞科舉的事情,而是掀起一波大清洗把試圖讓自己重開科舉和選秀的人干掉,把前明殘留的政治勢力一掃而空,讓還有小心思的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他做了那么多,就是為了讓悲劇不再重演。 而若是這一切在他死后再次出現,那也太可惜了。 盡量留下一個可靠的繼承人吧,至少在握有絕對大義名分的前提之下,皇帝能做到很多事情。 至于再之后……人又不是神仙,哪能看得到那么遠? 蕭如薰思考了一下,聯想到朱棣撫養朱瞻基的故事,便決定親自把振邦帶在身邊撫養,把盈盈交給父親幫忙帶著。 之后,無論政務多么繁忙,蕭如薰都未曾放松過對振邦的管教。 他在前朝會見大臣,就把振邦放在偏殿里練字,他在書房批閱奏表處理政務,就讓振邦在旁邊支一張小桌子溫書練字。 半個時辰學習,休息一刻鐘,他牽著振邦的手帶他去外面轉悠轉悠,走走路讓眼睛放松放松,自己也跟著休息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