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孫景澄也不是多想吃雞腿,他就是覺得自己辛苦了,想要享受一些特殊待遇。 安之不會主動將雞腿往外推,這是家里的長輩以內斂的方式在表達愛意,她吃了,祖父祖母和娘會很開心。 但她也不護食,孫叔既然開了這個口,她也不會舍不得。 況且,她接下來能不能賺筆小錢,還得依仗人家呢。 安之將雞腿夾給孫景澄,叮囑他一定得好好補補,接著又試探性地開口。 “周叔,我覺得你總是這樣忙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時間長了定會把自己的身體拖垮,還是得想想辦法。” 從別人碗里得來的雞腿就是香,孫景澄一邊啃著雞腿一邊隨口敷衍道:“我也不想如此辛勞,但暫時只能這樣。 還是說安之你有什么辦法?” 安之嘿嘿一笑,小聲道:“我倒是有個想法,但不知能不能行。” “能不能行的,先讓我聽聽。”孫景澄吃了人家的雞腿,自然得聽人把話說完。 得了允準,安之便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孫叔,我覺得你之所以這么累,是因為你的學堂出現了斷層。 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一般給孩子啟蒙的都是讀過幾年書的人或者是童生,秀才都少有做這種事。 秀才一般都教啟蒙過的孩子,有些經驗足的老秀才甚至還會教童生。 而舉人一般教的都是秀才,最差也是童生。 所以我覺得您應該找幾個秀才來,秀才教學生,您教秀才。 秀才不管是教啟蒙班還是進階班,水平都是夠的。 而您教秀才,一則不會那么累,二則也能讓您的學識發揮更大的作用。 另外,秀才讀書本來是要交錢的,您可以讓他們以教書抵學費,他們省錢您省事,如果咱村學的學生多了能賺錢了,您也可以給他們一定的補貼。 秀才多了,咱們村學的名聲就大了,就有更多的學生慕名而來。 而咱們五百文一年的束脩也能讓更多孩子讀得起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