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子里是藏不住秘密的。 孫舉人跟鄭秀才在村尾爭執的一幕很快便被眾人傳播開來。 于是這天下午,大伙兒都無心干活,一心只想問問看孫舉人所說的那些話是什么意思。 他真的要在村里開蒙學嗎? 他真的會親自擔任村學的夫子嗎? 那他的蒙學打算怎么收費呢? 童生是六百文一年,秀才是九百文一年,舉人怎么著也得要一千二百文了吧。 有人咬牙道:“我覺得孫舉人說得有理,夫子品性不端哪里能教出好學生來。 因此哪怕他收一千二文我也認了,只要孫舉人的學堂開學,我就送我家二毛過來。” “我也是,我家強娃子以后也跟著孫舉人讀書。” 但更多的人還是沉默。 一千二百文一年,有些人家還是兩個孩子讀書,那一年光束脩就得兩千四百文,這壓力確實太大了。 又有人道:“這也只是我們猜的,興許孫舉人也只收九百文呢,他…… 反正我覺得孫舉人是個好人,他開蒙學應該也不是為了賺錢,就是想讓孩子們能夠學好,說不定他會維持現在的收費不變。” 這話給了不少人信心。 如果真的只要九百文,那可真是太好了! “安之呢,安之在不?她跟孫舉人關系好,讓她幫忙問問唄?!? 是啊,孫舉人不僅經常跟著安之那丫頭滿村子溜達,而且日日都在云家吃飯,云家也沒孩子讀書,這問題讓安之幫忙問問再合適不過了。 這時有人道:“豐叔,安之家的母雞今天出窩,她走不開,今天就沒過來。” “哎,那我晚上去找她,讓她幫忙探聽探聽,咱們也好做決斷。” 因為大部分家庭的條件都比較一般,村學的束脩是一月一交,如果孫舉人真打算開學堂教蒙學的話,他們也得早做打算。 本來眾人還想著讓安之幫忙去試探一番,不想半下午時有個跟孫舉人關系更親近的人來了工地。 孫管家帶著人送了雜糧饅頭來。 “我家老爺說大伙兒蓋房辛苦了,讓我給送些雜糧饅頭過來,大伙兒歇歇氣,過來吃點兒東西吧?!? 自從云家帶頭給工地送了糖水后,每天下午都有人送茶水過來,有時候還能有兩三撥撞在一起,不過卻是第一次有人送干糧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