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言一出,許多觀眾都露出笑意來。 陸時羨隨口說的幾句話就具有一種反差感,讓人覺得有趣。 有人覺得他在開玩笑,不過他還真是實話實說。 很久之前,他除了通訊錄的電話一概不接,后來因為錯過了不少重要電話,取消了這個設置。 但如果是來自國外的電話,大概率他會重復這個操作。 這一點,做的最絕的應該是彼得.希格斯, 沒錯,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上帝粒子”背后的男人。 彼得·希格斯在預言希格斯玻色子的49年之后,終于在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他既沒有電視,也沒有手機,直到80歲那年才有了人生中第一臺電腦。 如果不是在街上碰到路過的鄰居恭喜他,他還不知道自己獲獎的消息。 彼得·希格斯曾經這樣說道:“我被所有的高科技工具拋在了后面,而且我也從來沒有趕上過?!? 研究純理論的科學家可能是一種非常寂寞的職業,遠比一般的科研工作者要寂寞。 因為他們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看到自己研究的理論被證實,也很難得到當世人的理解和認同。 希格斯無疑比愛因斯坦要幸運得多,親眼見證到他的理論被證實,并且在生前獲得巨大的學術聲譽。 而后者關于引力波的預言直到一百年以后,世界才有探測和證實引力波存在的技術。 頒獎儀式結束以后,陸時羨馬不停蹄地往回趕。 除了潛意識不想在這久留的想法,還有就是他實在是太忙了。 羅斯曼不止一次抱怨過,他應該找一個助理,但被陸時羨搪塞過去了。 因為除了之前就加入的遺傳學會,和剛剛加入的一個學會以外,米國病理學會同樣也想學習米國植物生物學家學會的操作。 迅速吸納陸時羨為會員,并且為他頒獎。 陸時羨正在考慮這個事情,某種程度上來說,病理學會的性質比植物生物學家學會要“惡劣”不少。 因為他在植物病理學上的成果不是現在才弄出來,很早之前在cell上發表那三篇關于植物和病原體協同進化的論文成果時,按照常理來說,他就應該被邀請的。 但想到通訊作者并不是他,諾克斯才是最大的受益人,他又釋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