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社會總需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 消費需求和收入有直接關系。 收入增長必然會帶來消費需求的增長。 但人們顯然不會有多少錢用多少錢。 于是收入增量會大于消費增量,之間的差額就是需求不足的表現。 需求不足自然帶來就業的困難,這個時候需要投資需求進行彌補。 我們通常能在電視或者報紙里聽到拉動內需的字眼。 實際上兩者不能說毫無關聯,但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給予時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論,終會被時代所拋棄。 隨著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并行,凱恩斯理論遭到了貨幣主義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和供給學派的挑戰。 “經濟學發展到目前進入到最后一個階段: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類似于百家爭鳴,各種學派爭相出現、遍地開花?!? “新奧地利學派也被稱為是維也納學派,以哈耶克為掌門人。他們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由貨幣經濟周期理論可知,國家利用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會導致經濟周期的產生?!? “貨幣主義學派貨幣也叫新芝加哥學派,以弗里德曼為代表人物。貨幣主義學派認為貨幣是影響經濟最重要的因素,物價水平或名義收入水平產生于貨幣需求與貨幣供應的均衡狀態。 “新劍橋學派自稱為現代凱恩斯主義,以羅賓遜、斯拉法、卡爾多等人為代表提出了分配理論,主張在價值論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分配問題。此理論主張國家出面干預經濟,對收入進行均衡分配?!? ...... 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后。 寢室里,常文超上完體育課,剛從球場回來。 滿頭大汗的他直接干了三大杯飲用水。 陸時羨看著正在喝水的常文超忽然想起了什么。 “老三,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你喝第一杯水時是不是覺得很滿足?” “然后喝第二杯就感覺不是很渴了?” “第三杯是不是肚子就有些發脹了?” 常文超看著他發出了迷之疑惑,然后給他丟下一句話。 “我怕你是吃的有點發脹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