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光看選項,他就有些眼花繚亂了。 習慣了短平快的模式,這次聯賽的第一題就讓他有些不適應。 這時,經驗豐富、底子扎實的好處顯現出來了。 題目長就得找關鍵信息,直接然后忽略題干的廢話,化繁為簡。 那么,這題的關鍵信息是什么? 陸時羨在試卷上快速圈上基因表達四個大字。 陸時羨腦中很快浮現出關于基因表達的相關知識點。 基因表達過程:基因轉錄形成mrna→mrna翻譯形成蛋白質→蛋白質參與代謝。 于是組學排列順序: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 雖然陸時羨心里知道,但對于此題而言,如果有人不知道組學為何物,無法確定基因組學的位置,并不影響這題的答案為b。 可如果你連基因表達這個最基本知識點都掌握不夠熟練,無論什么技巧經驗都是放屁。 所以這就是選擇題。 這就是生競。 在設置障礙門的同時,又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聯賽的試題比起預賽,果然是升了許多檔次。 就連陸時羨做著做著也有些吃力。 倒不是做不到題目,腦中沒有頭緒。 而是題量太多,在兩個小時內做完120道有些難度的題目,其中還包括有審題,作答和涂答題卡的時間。 所以很難完完全全的一次性做下來,中間不卡一下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過程實際上對人的精神與體力的一個雙重考驗。 陸時羨選擇挑題做,刷完直接看就能選出答案的送分題,陸時羨反過頭來做那些需要計算的題目。 十一點半,距離考試結束大概還有半個小時,陸時羨最后還有6道題目拿不定主意。 全部是多項選擇題,有些題目真的很容易玩一些文字游戲,哪怕你清楚知識點,可總有一個或者兩個選項有些模糊不清。 這樣的題目還不在少數,陸時羨覺得如果自己語文不好的話,那存疑的題目就遠不止這六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