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原本在車上閉目養神的帶隊老師都開始關注起了陸時羨。 畢竟,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能夠將壓軸題目講的如此鞭辟入里的那肯定是對知識點掌握的特別牢靠的。 不會是要趕回家的附中學生吧? 幾個老師交換了一下眼神道:“同學,請問你是附中的學生嗎?” 陸時羨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直接如實以告。 “不,我來自一中。” 聽到答案的他們開始懷疑現實起來。 似乎,在他們的印象中,一中的生競實力似乎連他們都不如吧。 據說連生競隊都沒有,他們至少還在擺爛。 正當他們還想繼續追問怎么備賽的時候,陸時羨卻已經到站,只給他們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陸時羨的回校,顯得平平無奇,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甚至除了少數幾個人,都不知道他的行蹤。 陸時羨也樂得如此。 就這樣,過了幾天,陸時羨成功收到了兩個好消息。 一是他在前幾天的預賽中表現良好,獲得市級一等獎。 由于預賽并不考察實驗水平,所以他以148的優異成績傲然全場,超過第二名22分之多,排名第一名。 二是,華科大成功通過了他的少年班申請,并且給他郵寄來了高考報名證。 其實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想報名少創班,因為少創班有競賽加成,現在他已經有數競省一的底子傍身,那他肯定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可惜少創班在兩年后才會出現,陸時羨沒辦法去追求一個現在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很快便到了五月份,到了這個時候,陸時羨能夠感覺得到整個高三開始進入一種高壓狀態。 逼的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當然,這個壓力并不是老師給的,與之相反的是學生們手里的作業是三年高中生涯里最少的。 他們的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加的,有不甘落后的倔強,有背后父母的期望,也有自我上進的抱負,每個人幾乎都在給自己加時加量。 而陸時羨也成功在四月底得到了梅婷的認可,短板效應漸漸被彌補上來,他的實驗水平慢慢有了長足的進步。 于是到最后,梅婷幾乎不再給予他任何指導,陸時羨也完全找不到她人,像是讓他自生自滅了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