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先是進行dna擴增,對目標序列進行擴增,這個擴增方法一般使用的是聚合酶鏈反應,也就是眾所周知的pcr。
pcr的原理非常簡單,有點類似于數學里的1+1=2。
這兩個1分別是dna模板與引物,加號則是dna聚合酶,等號則象征著循環反應。
得到的結果則是大量的目標序列。
其次則是準備載體dna,選擇一個合適的載體dna,一般都是質粒或噬菌體什么的。
重復之前的操作,對載體dna進行增強擴增。
然后,取出經過pcr擴增的載體dna和與目標序列擴增后的dna片段,用相同的限制性內切酶對它們進行切割。
在這個過程中,載體dna和目標dna片段會與限制性內切酶產生催化作用。
酶將這些dna切割成互補的粘性末端,這會方便后續步驟中進行進一步的連接。
再然后,則是利用dna連接酶將目標序列與載體dna連接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dna連接酶的作用是催化目標序列與載體dna發生連接反應。
連接后的dna會重新形成一個環狀dna分子,也被稱之為重組質粒。
最后的操作則是進行轉化,將重組質粒轉化到宿主細胞中,轉化的方法一般是熱沖擊法或電擊法。
在轉化過程中,細胞會吸收這個外源性dna,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染色體中。
這個操作結束后,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就會得到與目標序列重組的宿主細胞。
但學術研究沒有如果和意外。
所以,還需要用選擇性培養基培養或熒光報告基因檢測等方式進行一次篩選。
dna重組試驗,從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階段就開始接觸了。
安德森對此并不陌生,甚至頗為熟悉,不然也不會被馮爾諾選入實驗小組里。
他的實驗操作水平或許沒有蘭德全面,但單就dna重組實驗而言,他還是相當得心應手的。
不過,此時看著陸時羨極具美感且毫無停頓的操作手法。
安德森整個人都傻了。
他無法想象居然還有人把實驗當作是鍛煉時的固定動作一樣。
難道中途不需要停下來思考的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