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朕如何能罰你?若不是你,你十弟如今還不知道在何處流浪呢。”片刻之后,皇帝開口,“你向來是個好孩子,從小就不愛說謊,既然你說是他,那想來是沒錯了……” 皇帝有些頭疼。 這個結果,并不是很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了義子而已,倒不要緊,但要緊的是那個孩子對老三無比親近,幾乎當成生父一般對待,如今再帶回宮中,眼中也不會太尊敬孺慕他這個父皇了。 “燧兒,你可記得是十六歲封太子之前,朕教你的事情?”皇帝突然開口問道。 蕭元燧點了點頭。 父皇有一日突然將他叫到宮中,與他談論許國舅之事。 父皇說,為君者,不可過于理智,要學會利用臣子們的利欲、權欲,獲取他們的忠心,臣子有野心沒關系,甚至即便是做出些貪墨之事,只要有留下他的理由,便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莫要矯枉過正,黑白不可分得太過清楚,要學會利用黑白正邪,平衡人心。 就比如許國舅犯下的錯,不可咬死不放。 許國舅再該死,也是太后至親,倘若嚴罰,太后失了顏面,也就給了臣子逾越的機會。 可他自幼所學,君子當望天地、觀山海,要用布云動風之境,要以智用法,要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人和!對己當嚴、對臣當和,對奸當惡、對民當柔,這世上人心難辨,忠奸也無法因一件事來決斷,既如此,那就以每件事的對錯來明賞罰! 父皇卻想讓他以親疏來定。 并且還特地將消息傳給了許國舅,許國舅這才會上門求饒。 他當時年少,內心將父皇當成了神明一般,心中也想不明白,這許國舅究竟有什么值得他放過之處…… 也是那一日,他被人刺殺,從此以后,也不用再操心黑白正邪了。 “兒臣不明白父皇的意思。”蕭元燧想起往事,心中并不痛快,但面上依舊平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