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 章 失敗如果成為習慣成功就沒有機…-《打工者手記》

    水泥倉庫在工廠的最北面,緊挨著研磨車間。那是一個五百平米左右的紅磚瓦房,約有四五米高。倉庫前面是停著幾輛半掛汽車。倉庫門敞開著,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門,再或者說這里根本就不需要門,因為沒有人會到這里來偷水泥。

    從里面不斷地走出肩扛水泥包的中年漢子,一手扶著水泥包,一手或撐在腰間或是隨意垂在身體四周。半低著頭,身子微微前傾,步子邁得很大。水泥灰從包裝袋中不斷地散落下來,整個人就被包在水泥灰中。這里地面上的水泥灰顯然更深,腳踩上去都會濺起一陣灰霧和上面落下的水泥灰攪在一起,遠遠望去,從倉庫到汽車的這段距離像是一團移動的灰霧。

    陳俊招呼著王為民走進倉庫里面,倉庫里的窗戶開得很高,而且也很小,大概是為了防雨吧。因為王為民看到那些窗戶有一小半是用包裝袋或是紙板堵著,王為民初略地數了一數,一共有十扇窗戶,東邊和西邊各兩扇,北面三扇,南面二扇。

    倉庫內顯得有些陰暗。那些水泥垛子堆得老高,高的甚至有二三米。

    一般一輛車配有五個搬運工,三個負責扛包,一個負責在倉庫內往搬運工身上放水泥包,一個負責在水泥車上碼垛。

    負責放水泥包的人站在倉庫的水泥垛子上將水泥包放到扛包者的肩膀上,扛包人便略微蹲下身子,將水泥包上肩后,便會將肩聳一聳,調整一下水泥包在肩膀上的位置,然后便邁開大步向倉庫外的停靠著的汽車走去。走到汽車放下的鐵板旁邊,用力將水泥袋扔進車廂內。負責碼垛的人便將水泥包拖到最里面碼整齊。

    由于他們長期干同樣的活,整個動作行云流水,并沒有多余的。而且行走的路線好像是計算過的一般是最短的,這就是經驗,是他們長期搬運積累的經驗。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水泥搬運也是如此。

    王為民發現大家基本上都沒有戴口罩,可能天氣太熱了,也可能是早就習慣了這樣在水泥灰中的生活,覺得戴個口罩麻煩。

    王為民卻是老老實實地戴上防塵口罩,戴上那灰色的水泥帽子,又戴上手套。

    陳俊說道:“為民,你就跟老陸一個組吧。”

    王為民點點頭,看到劉一鳴正在水泥垛上將一包水泥放到老陸的肩膀上,便走了過去。老陸抬頭看到王為民走了過來,笑了笑算是打了個招呼,在這里人們一般很少說話,因為說話次數越多,吸入的水泥灰也就越多,因此這里的人一般都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交流。

    王為民來到水泥垛子前,由于他身體較矮,倒是不需要下蹲,劉一鳴也朝著王為民笑了笑,然后便將一包水泥放到他肩膀上。

    王為民從來沒有干過這么重的活,身子不由得晃了兩晃才穩下身子,把劉一鳴看得心驚肉跳,差點沒從水泥垛上跳下來扶住王為民。雖然知道王為民身子單薄,沒有什么力氣,但沒想到一包五十公斤的水泥差點就將王為民放倒。

    王為民用右手將水泥包扶住,左手隨意地放在左腿邊,然后便緩緩地向前走了起來,一步一步的顯得很是漫長,他感覺身體沉重,那水泥灰已迷住了他的雙眼,他不敢有任何的松懈。這在別人眼里再簡單不過的活計,此時在他這里幾手成為無法逾越的高山。

    他每走一步都要穩一穩身子,二十三米的路程他足足走了近十分鐘,簡直慢得如蝸牛一樣。有幾次都差點跌倒,幸好旁邊的人將他扶住,否則他現在早已躺在水泥灰里了。

    當他走到車子面前時,卻無法將水泥包扔到車子里面,那負責碼垛的正是李明宇,他在宿舍里是年齡最大的,而且身材也不是很壯實,反而是瘦得象紙板一樣,為了照顧他,讓他負責碼垛,雖然也很累但比起扛包來還是略微輕松一些。

    李明宇見王為民一臉的汗水,白晳的面龐早已脹紅,氣喘吁吁,便自己將水泥包從王為民肩膀上卸了下來,邊卸邊說:“真是造孽呀。”

    王為民心里一酸,簡直就想哭出來,但最后他忍住了,他想起了那在荒島求生的魯濱遜,咬了咬牙齒,轉過身去,準備去扛另一包水泥。

    日子像苦膽一樣被苦難泡著,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他知道今天自己必須挺過去。他不想被人瞧不起,特別是被這些五大三粗的人瞧不起,最起碼也要干滿三天,堵住老陸的嘴。他不是說自己干不滿三天嗎?自己一定要挺住,人活一口氣,樹爭一身皮,他不愿意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因為自己的軟弱而宣告失敗,失敗如果成為一種習慣,那他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阿尔山市| 雷山县| 田东县| 东海县| 吉安市| 富蕴县| 克东县| 呼伦贝尔市| 抚顺县| 大悟县| 咸丰县| 台北县| 曲沃县| 文登市| 紫阳县| 南投市| 额尔古纳市| 左云县| 德惠市| 阳城县| 体育| 广平县| 印江| 岗巴县| 九龙县| 宝鸡市| 镇雄县| 洛川县| 渝北区| 武鸣县| 上高县| 马鞍山市| 台前县| 响水县| 洪洞县| 万州区| 德江县| 宜宾市| 平顶山市|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