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實際上白應對胡亥的感官并不怎么樣,不僅白應,扶蘇的支持者大概對胡亥的感官都不太好。 扶蘇是真正的好兄長,可是他們和胡亥又沒有關系。 胡亥先前多受始皇帝親近,后來更因為始皇帝久久不曾立嫡萌生出非分之想,胡亥死于瘴氣,白應也只能說一句好死。 可是扶蘇對胡亥的兄弟之情是實打實的,因此白應也只能唉聲嘆氣。 “嶺南這地方,過去的人鮮少能夠善終,遷居嶺南之民,多數(shù)壽不過三十之數(shù),如此亦是天命,長公子還請節(jié)哀,當下之急,還是十八公子的身后之事。”白應開口說道。 “十八公子早去,可膝下尚有三個孺子,最大的年不過九歲,最小的才剛剛五歲,十八公子犯錯了,他們只能跟隨十八公子一塊去了嶺南,現(xiàn)在十八公子已經故去,陛下總不能將怨恨再發(fā)到孺子之上,長公子可以向陛下請旨,將十八公子的孩子從嶺南接到身邊撫養(yǎng),讓他們恢復宗籍,如此,方能告慰亡人魂魄。”白應開口說道。 胡亥的死白應并不意外,畢竟嶺南那里生存率確實不高。 再說了,胡亥死了是一件好事。 白應順勢提出了建議…… 他確實討厭胡亥,但政治生物,從來不會輕易遷怒。 現(xiàn)在胡亥都死了,扶蘇這樣做好處有很多。 “小十八向來謹慎,況且孤已經派人妥善照料……”扶蘇眉頭緊皺,多有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公子,那是嶺南……況且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并非在于十八公子,而在于長公子之子侄,嶺南便是壯男子都難以忍受瘴氣,更何況孺子?”白應開口勸說扶蘇不要糾結。 扶蘇聞聲,心中惻隱之心終究占據(jù)了上風。 逝者已逝,該讓活人活的更好,因此心懷悲痛之情點頭。 “我自向父皇請旨,你派人且將我子侄接回關內,小十八受了瘴氣,只剩下三個孩子,勿再使一人有失。”扶蘇沉聲開口。 說罷,扶蘇依舊難掩傷心之情,握著手中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終究還是天人兩隔…… “我今日入宮,忽聞尚有子嗣遺于野,今日終才得見,本以是喜,可是剛剛回家就接到了這樣的哀息……上天為何……”扶蘇昏昏沉沉的開口。 “公子還請以身體為重……”白應扶住了扶蘇的身子,忽又敏銳的捕捉到了關鍵點。 “公子方才所說,尚有子嗣是……”白應輕聲開口問道。 “先前讓你查探之事,趙泗本是我于瑛女的孩子……”扶蘇嘆了一口氣。 白應聞之心中不禁一震。 趙泗,居然是長公子的孩子! 真是! 先前白應被扶蘇委任調查趙泗于瑛女之間的關系,因此得知了一些隱秘之事。 那時候白應心里不可謂不興奮。 就像扶蘇所猜測的一樣,白應也下意識的猜測趙泗是不是扶蘇的孩子,甚至于內心希望趙泗是扶蘇的孩子。 畢竟長公子雖然有儲君之貌,眾正盈朝,支持者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始皇帝迄今為止對于立儲之事一拖再拖,以至于如今的扶蘇已經將近四十,儲君之位喊了二十多年,愣是沒坐上。 年年都是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人,年年都不是儲君。 白應當然希望有一些意外之喜出現(xiàn)。 趙泗是何許人也!那可是始皇帝有史以來最親近的臣子。 其親近程度已經到了讓朝堂重臣為之發(fā)指的地步。 甚至能夠影響始皇帝的決策和意志。 嘿! 雙喜臨門! 很顯然,人和人的悲歡并不共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