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貪心不足,得隴望蜀。 果然,人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你不想死么?” 許恪面無表情的盯著王友仁,緩緩的抬起了手臂,“那么……如你所愿。我還缺少一個實驗品,在我完成實驗之前,你想死都難了。” 屈指一彈,一道定身術打在了王友仁身上,把王友仁禁錮了起來。 許恪伸手一抓,將王友仁抓在了手里,身形一晃,掠上了半空。 低頭看向下方的王家堡,下面烈焰翻騰,殺聲震天。 那些討伐“大魔頭”王友仁的巡檢司勇士,那些除暴安良的武林俠士,正跟王家堡的護衛殺成一團。 許恪伸手一揮,一道群體護身咒灑出,加持在所有武林俠士身上。 或許在其他地方,在其他時候,正義不一定能戰勝邪惡。 但是今天,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我說的! 無形劍遁沖天而起,許恪提著王友仁,一路破空飛掠,匆匆趕回固州昆吾山莊。 王友仁自然是不方便讓家人看到。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許恪從儲物空間里找了出一塊獸皮,又拿出幾件煉器材料,很快就煉制了一件……靈獸袋。 王友仁這種畜生,放進靈獸袋里都算是侮辱了靈獸兩個字。 這不是靈獸袋,這是畜生窩。 把王友仁塞進了“畜生窩”里,許恪又悄無聲息的回到了老家的昆吾山莊。 神念一掃,發現家人都還在沉睡。 許恪悄無聲息的回到房間里,閉上雙眼,腦海里回顧著剛才經歷的一幕又一幕。 王友仁的邪惡狠毒,貪婪狂妄。 武林俠士的英勇無畏,伸張正義。 正與邪,善與惡。 人心,就處于正邪善惡之間。 良知和邪惡,秩序和混亂,本我和超我,這是一個對立統一的矛盾集合體。 自我意識,處于良知與邪惡之間。人的心性,本來就是良知和邪惡相生相克的產物。 因此,良知和邪惡,必須是均衡而且平衡的。 任何一方過盛,都會影響心性,導致心性偏離了本心本性。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心靈的本體,是無善無惡的“絕對中立”狀態,如同一張白紙。 受到善惡兩種心意的侵擾,絕對中立狀態的心靈本體,就會“染上了顏色”,呈現出各不相同的“性格”。 道門的心性修為,更推崇“無善無惡”的本源狀態,稱之為“太上無情”。 許恪卻不想要這種“無善無惡”的白紙狀態。 絕對的理性,絕對的冷靜,絕對的中立……那特么還是人嗎?那是機器吧? 事實上,這種無善無惡的“白紙”狀態,當然是最契合修行的。 尤其是在后面的元嬰期,甚至是化神期的元神修煉,這種無善無惡的白紙狀態,都是很有好處的。 一張白紙好作畫嘛! 許恪當然不會放過最契合修行的無善無惡心性,但是又不想丟掉自身的“人性”。 魚肉熊掌,不可兼得?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 此刻的許恪,已經明悟了心性修行的本質,自然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既有“無善無惡心之體”,又有“有善有惡意之動”。 他化自在心魔大法之中,有一門“七情六欲心蓮正法”。 對于“他化自在天魔”來說,這門功法是匯集七情六欲,練成自身的真靈。 但是,在許恪的眼里,這門“七情六欲心蓮正法”,還可以反過來用。 從自己的心靈之中,剝離邪念惡意,剝離善意良知,以此結成一朵心蓮。 “蓮蕊”便是無善無惡的心靈本體,純凈無暇,無善無惡,絕對理智,絕對冷靜,絕對中立。 四周的花瓣,便是邪念惡意和善念良知。 如此一來,心靈本體和善惡之念,分而不化,剝而不離。 既擁有“無善無惡”的白紙狀態,練成一顆號稱“大道天心”的完美道心,也能保持自身的七情六欲、邪念惡念和良知善念,擁有完整的“人性”。 這才是最適合許恪的“真靈形態”。 此之謂“大道心蓮”是也!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