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錚也不客氣,剛一落座直接問計荀彧:“荀長史,如今之勢,計將安出?” 荀彧有些意外,他是最晚投奔蕭錚的,一來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長史,地位在杜畿之上。但他效力蕭錚以來,一直協(xié)助杜畿為蕭錚署理內(nèi)政,并未獻過一計一策,完全沒有顯露過自己的謀略,卻不想如今徐州到了危急關頭,蕭錚卻是第一個問計于他。 不過他倒是早有準備,雖說這段時間他人不在下邳,卻也暗自籌謀過一番,正想回到下邳向蕭錚獻計,不過既然現(xiàn)在蕭錚主動問計,他也就不需謙虛了。 荀彧淡淡一笑:“主公不必憂心,也無需懼朝廷。在彧看來,朝廷有三敗,主公有三勝,此戰(zhàn)主公必能勝過朝廷?!? 聽聽,有文化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一開口就是“三勝三敗論”。 不過蕭錚知道荀彧不是一個信口開河的人,他的話雖然有安慰自己的意思,卻也不會無的放矢。 蕭錚當即正色道:“請荀長史細細道來?!? “朝廷縱容權貴侵占百姓土地,而主公行均田之事分地于民,此乃民心之勝也?!? “朝廷賞罰唯出身論,將士有功而不得賞必心懷怨恨,而主公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將士齊心,此乃士氣之勝也?!? “朝廷大臣爭權,世家掣肘,上下離心,而主公御下有道,上下齊心,此乃統(tǒng)御之勝也” 荀彧短短三句話,言之鑿鑿,有理有據(jù),連姜維和杜畿也點頭稱是。 蕭錚之心直呼臥槽,荀彧不說,他都不知道自己如此厲害。 不過仔細想想確實也是,民心、士氣、團結自己確實都具備,有如此三大優(yōu)勢,他確實有了能和朝廷一戰(zhàn)的底氣。 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只剩下行動上的問題了。 蕭錚目光熠熠看著荀彧,他知道荀彧既然如此自信,必然胸中早有良策。 “荀長史此言甚善,不知荀長史可有退敵良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