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聲東擊西-《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革命軍已經(jīng)定計奇襲武昌,卻并未急著發(fā)動進(jìn)攻。一方面,大軍的集結(jié)需要時間。另一方面,第一軍企圖聲東擊西,進(jìn)一步打亂湘軍部署,把更多的湘軍調(diào)往江西。
根據(jù)楊烜的指示,第一軍主要做出了兩個動作:一、放棄九江外圍據(jù)點小池口;二、派騎兵師、海軍陸戰(zhàn)隊進(jìn)攻江西省會南昌。
小池口位于長江北岸,隸屬于九江,與九江隔江相望。江西省絕大部分都位于長江南岸,只在北岸有少量飛地。這些飛地主要有兩部分,一為九江對岸的小池口,二為湖口對岸的八里江。
之所以這樣設(shè)置行政區(qū)劃,主要是為了方便軍事防御。因為九江、湖口皆為長江中游軍事重鎮(zhèn),又皆位于長江南岸。要想守住九江、湖口,必須增加兩地的防御縱深,在長江北岸設(shè)置防御前沿。
出于這種目的,歷朝歷代干脆把小池口、八里江劃分給了九江、湖口。太平軍奪取九江后,在小池口構(gòu)筑了一座用磚石建成的新城,取名“新城縣”,以加強九江的防務(wù)。
革命軍步兵第五師與湘軍鏖戰(zhàn)經(jīng)年,相繼放棄了黃梅、瑞昌等上游城池,退守九江。
湘軍要進(jìn)攻九江,就必須先奪下小池口。要奪下小池口,就必須奪取制江權(quán)。湘軍水師不行,也就始終無法奪下小池口。
無奈之下,湘軍改在上游瑞昌縣城子鎮(zhèn)登陸,沿長江南岸進(jìn)軍九江。湘軍仗著人多,使出挖長濠、挖地道等多種方式,企圖攻破九江。
步五師師長林啟榮擅長守城,使用積極防御的策略對付湘軍。一方面,他憑借配屬第五師的海軍陸戰(zhàn)隊,不時騷擾敵后,毀敵糧草。另一方面,他不時開門迎戰(zhàn),破壞湘軍的濠溝和地道。
雙方鏖戰(zhàn)多月,湘軍始終不能接近九江城墻,更談不上攻克九江。
(歷史上,林啟榮守九江,湘軍多員大將如塔齊布、童添云等,均折戟九江城下。天京事變后,湘軍卷土重來,在水師的幫助下,挖掘長濠圍困九江。
(林啟榮彈盡援絕,天京方面亦不派兵增援。最后,林啟榮堅守城池十七個月,城破而亡,部下一萬多人全部戰(zhàn)死。曾國荃嘆曰:“林啟容之堅忍,實不可及也”。
(胡林翼則評價說:“昔年九江之賊,剖腹皆菜色。三日無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賊,其理難通”。)
歷史上的林啟榮,因為守衛(wèi)九江而成為太平軍最善守城的大將。如今,他成了革命軍的大將,同樣守衛(wèi)九江,武器先進(jìn)、士氣高漲、糧草充足,湘軍根本就無力攻下九江。
因為久攻不克,前線湘軍士氣已經(jīng)低落。而革命軍分兵進(jìn)攻南昌,無疑令湘軍更加驚懼。
這天,瑞昌縣湘軍大營里,闖進(jìn)一名風(fēng)塵仆仆的折差。他和坐騎一樣大汗淋漓,臉上結(jié)了一層薄薄的鹽霜。
守門的門官見多識廣,看折差一身豹子補服,便知道他是一名正三品的綠營武官。如今連年打仗,軍功泛濫,武官也不值錢。湘軍大營里的親兵,很多都保舉有二品、三品的頭銜,但無一官半職,實際上還是個大頭兵。
門官好心提醒他,說道:“兄弟,大帥今天心情不好,又在費心打筆墨官司。你見了大帥,說話可要當(dāng)心點?!?
坐鎮(zhèn)瑞昌的湘軍大帥,正是一代奇才左宗棠。去年,他因樊燮京控,差點丟了性命。在湘軍集團(tuán)的力保下,左宗棠只得離開湖南,到湘軍大營效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阿巴嘎旗|
佳木斯市|
宜宾市|
陇南市|
海南省|
泰安市|
桃园市|
册亨县|
竹山县|
天祝|
宁乡县|
紫云|
莱州市|
久治县|
万全县|
莲花县|
宝丰县|
兰考县|
唐山市|
霍州市|
永修县|
汉寿县|
始兴县|
平南县|
石阡县|
资阳市|
镇沅|
漠河县|
盖州市|
东辽县|
芜湖县|
天台县|
南乐县|
根河市|
乃东县|
云梦县|
临湘市|
营口市|
遵义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