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如日本一樣,江戶城的歷史并不悠久。大約在十二世紀初,豪族江戶氏遷居江戶城,江戶因此得名。十五世紀,上杉氏家臣太田道灌筑城于此,江戶一躍成為關東的戰略要地。 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他把幕府設在江戶,開啟了日本最后一個幕府-江戶幕府統治時期。 江戶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也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城市。“靖波號”來到日本,自然也要在江戶停留。但實際上,日本德川幕府與滿清一樣,對外國抱以敵視態度,只開放了少量港口對外通商。 在外國勢力的入侵下,德川幕府威信銳減,各藩也試圖在對外貿易中分一杯羹。外國商船時常停靠在通商口岸以外的城市,幕府、各藩均無力阻止。 中華帝國從薩摩藩手中奪回琉球,一度引起日本的敵意。但日本人崇拜強者,見中華帝國接連奪下福建、臺灣、江蘇、浙江,具有統一中國、稱霸亞洲的潛力,反過來對帝國十分親近。 帝國一向宣揚中日親善,又收納大量留學生,很大程度上抵銷了日本對中國的敵意。外交上,帝國采取支持幕府的方針。 所以,當“靖波”號違反規定,停靠在江戶時,并未受到日本幕府的阻撓。 反倒是有個開國派的高級武士,名叫井伊直弼,思想開明,對“靖波”號采取歡迎態度,邀請胡雪巖赴宴。 江戶是幕府所在地,全日本一半以上的大名都住在江戶。胡雪巖不想無事生非,本來想拒絕井伊直弼,但聽說中國駐日總領事夏炎作陪,也就欣然赴宴。 夏炎原是南寧府的學官,屬于第一批歸順革命軍的滿清舊官僚。他有個身份顯赫的女婿-中華帝國軍政委員會委員陳虹。 井伊直弼則是彥根藩藩主,屬于譜代大名。譜代大名又稱為世襲大名,專指在1600年的關原之戰以前,就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名。 彥根藩一向與德川幕府關系密切,井伊直弼也立志于強化幕府的權威。他雄心勃勃,精明強干,被開國派視為領袖。 此時的江戶幕府,主要有兩個政治派別。一為攘夷派,主張對外國強硬,為此不惜與外國決戰。另一派為開國派,認為日本實力弱小,決非外國對手,應當主動開國,學習西方。 1855年9月14日,迫于攘夷派德川齊昭的圧力,實際執掌幕府大權的“老中首座”阿部正弘,相繼罷免開國派老中松平乘全、松平忠優。 開國派領袖井伊直弼大怒,為反對阿部正弘,決定尋求中國的支持。此事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靖波”號的來訪,也為井伊直弼提供了某種助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