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1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六月初一。

    楊信、趙輔誓師出征,踏上北征兀良哈的征途。

    開海的詔書,頒布全國,大明正式開海,普天之水,皆是王水,天下海洋,皆屬大明。

    毛忠點齊三萬大軍,兵出朝鮮。

    降將都喜隨毛忠出征,和原毛忠麾下人馬,合并為一路,共有三萬,長官是毛忠。

    毛忠可是把建州女真的老巢給端了,憑此功封爵,算是女真的生死仇敵。

    但女真已經沒了,所有女真部已經成為了漢人,地盤成為吉林和黑龍江兩省。

    朝鮮北部,漫山遍野的玉米、大豆。

    中部種植麥子、水稻,南部則種植水稻。

    朝鮮歸入大明三年了,舊貴族在孫可法的鐵腕之下,幾乎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王越對孫可法是避之不及。

    孫可法的手段太過陰狠,敲詐、勒索、殺人全家,把在京城的混不吝勁兒,全都用在了朝鮮。

    李氏王公貴族,沒一個逃脫孫可法制裁的。

    達官顯貴,滅門無數。

    孫可法雙手染滿鮮血。

    而朝鮮重建成功,孫可法同樣功不可沒。

    王越卻對此人敬而遠之。

    朝鮮在他治下,蒸蒸日上,漢城已經完成了重建,卻沒有往日的輝煌了,畢竟曾經是王都,現在只是一省治所而已。

    皇帝似乎有改漢城為漢京,再設一京的意思。

    王越卻上疏,認為朝鮮并非孤懸海外的飛地,只要打通遼寧通道,再在海路上控制各要道,朝鮮就無法脫離大明。

    若設新京在朝,必然要堆積大量物資、財貨,萬一有野心家占據漢城聚眾造反,可就不妙了。

    畢竟朝鮮和皇都距離并不遠,隨時可從天津派兵駐入。

    他還論述了南京沒有造反的可能性,因為南京沒強兵。

    朝鮮確實兵將不強,但隔海對面的倭國卻有強軍,雙劍合璧,朝鮮必丟。

    畢竟像王越這么厲害的人,不可能在朝鮮呆一輩子。

    就算他想呆,皇帝也不會同意的,那朝鮮是大明的,還是王越的?

    他還建議中樞,朝鮮再設督撫十年,在景泰二十一年時撤掉督撫,十幾年軍政一體,以軍治政,才能徹底馴服朝鮮這只不聽話的小獸。

    而督撫是三四年一屆,王越的任期快到了,應該換人了。

    王越建議,李侃接任朝鮮督撫。

    但朝鮮現在算一塊熟地了,是搶大功的地方,李侃估計吃不到這塊肥肉。

    中樞還沒批復。

    “春川侯,謝舉薦之恩?!?

    李侃苦笑:“我資歷尚淺,不可能擔任一省督撫的。”

    “希正公,您不必妄自菲薄,我舉薦你,純粹是您最適合這個位置。”

    王越和李侃相交莫逆,主要是李侃能力夠強。

    能打硬仗,能治理地方的狠人,最關鍵的是此人并非頑固不化,懂得變通,就是手段酷烈,是個酷吏。

    “終究是缺了幾分資歷?!?

    李侃何嘗不眼熱督撫之位,李賢可是入閣當首輔了呀,那是文官的頂了。

    他也想登頂看一看上面的風景。

    客氣幾句,王越說到正事:“陛下下了密旨,內地年景不好,怕是要鬧旱災,陛下希望朝鮮自給自足,不吃內地的糧食,盡量做到正常發展。”

    李侃登時皺眉:“糧食減產?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啊,南方戰場上戰局嚴峻,需要征兵打仗,毛忠調走了去攻打兀良哈,兀良哈也必須要打了,不然吉林沒法建設。”

    “這兩場戰爭,都是吃糧大戶。”

    “又不得不打。”

    “朝鮮雖然玉米推廣得不錯,但想自給自足還是難啊。”

    沒錯,朝鮮也吃江南糧食呢。

    王越搖搖頭:“難也得想辦法,陛下提出捕魚之策,命令早就傳下去了,但收獲不多?!?

    朝鮮人并不響應,不愿意下海捕魚。

    李侃卻道:“大明疆土如此遼闊,又經過數年精心治理,難道還供應不了兩場大戰嗎?”

    “依我看,肯定是糧商囤積居奇,低價收糧,高價賣糧,搞垮國內糧食供應系統?!?

    “干脆,將糧食供應改為限量供應,把所有糧商都給抄了?!?

    “一應所得,充作軍糧?!?

    王越可知道,這位是個狠茬子,從瓦剌手中逃出來的,在朝鮮,他是最配合孫可法的,他治下的朝鮮人死的最多。

    讓他去章軍糧,軍糧絕對夠用,但人死得絕對多。

    皇帝擺明了是不希望讓大明傷筋動骨,就是別死人嘛。

    “希正公,此事怕沒這么簡單。”王越苦笑。

    “我這就上疏陛下,請中樞采納?!?

    李侃可不管那些,得罪人他也不怕,當年易儲風波的時候,他都敢為太子發聲,現在他有什么可怕的。

    再說了,他在邊疆,不多叫喚幾聲,皇帝該把他給忘了。

    “說回朝鮮,該怎么辦?”

    李侃嗤笑一聲:“好辦,把那些還沒學會漢話的,統統貶為奴隸,讓他們下海捕魚,不給飯吃,餓死拉倒?!?

    “朝鮮漢化最慢,并非百姓不配合,而是孫可法太胡鬧,把本來會說漢話的人都給殺了,導致民間會說漢話的人太少了。”

    王越不贊同這么粗暴,平定容易,治理難啊。

    好不容易,朝鮮人愿意接受大明身份了,也習慣大明治理了,還是不要亂起來的好。

    確實是孫可法鬧得,景泰十一年朝鮮叛亂四十多起,好在都是小亂,但也造成了很多損壞。

    孫可法為治理朝鮮提供了不少銀子,不然也容不得他這般胡鬧。

    打碎了朝鮮原有的生態系統也好,省著重蹈交趾覆轍。

    李侃冷笑:“柬埔寨的人能殺,朝鮮人就不殺嘍?他們哪里金貴呀?”

    王越翻白眼,這位殺氣太重。

    他卻搖搖頭:“這么粗暴的話,必然遍地造反,得得不償失啊,希正公。到了冬天還沒糧吃,陛下還會責怪朝鮮?!?

    “哪年沒饑荒?死幾個人怎么了?”李侃覺得王越太矯情。

    他眼珠一轉:“現在朝鮮丁口超過七百萬,征兵出來一批,填充庫頁島怎么樣?”

    “庫頁島上沒大仗可打,運人過去,純屬賠錢。”

    王越立刻明白了:“你也太狠了吧!”

    那是移民過去嗎?

    單純的送去庫頁島上當野人去,能占住即可,占不住死了就死了,死一批送上去一批,直到把地方占住。

    “朝鮮對歸順大明,并沒有太大抵觸,沒必要趕盡殺絕?!?

    不是王越心軟,而是沒錢。

    孫可法搞到手的錢,都二次投入進去了,朝鮮漫山遍野的玉米,就是明證。

    朝鮮的經濟發展,也是需要前期投入的。

    推行漢化也有成本。

    反正就是沒錢。

    李侃嗤笑兩聲:“那我沒轍?!?

    “希正公,我的意思是,倭國內亂呢,咱們能不能趁機占點便宜?”

    李侃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去:“算了吧,李滿住的女真兵強不強,在倭國也沒討到多少便宜?!?

    “就是對馬島,倭國幕府也在討要,態度堅決?!?

    “龔永吉都不敢貿然和倭國交惡,倭寇鬧得太兇。”

    現在的倭國,就是個火藥桶。

    誰沾上誰倒霉。

    龔永吉占據對馬島,修建工事,并派人聯絡倭國北面的諸侯,和其貿易,賺取銀子。

    龔永吉認為,現在不是交惡倭國的時候。

    中樞也傳來圣旨,不許交惡倭國,哪怕倭國討要對馬島,讓出去也可以,絕不能和倭國開戰。

    大明無力再開一面戰場了,今年連對東察合臺汗國的態度都在退讓,必須度過這兩年再行開戰。

    何況倭兵是真好使,屠城小能手。

    “咱們去倭國買糧怎么樣?”王越是真壞啊。

    這是讓倭國狗咬狗咬得再兇一點。

    李侃呵呵而笑:“倭國打得越兇,越需要大明的支持,他們寧愿餓死自己,也得賣糧食給咱們。”

    “咱們賣些軍備給他們,正好朝鮮軍換裝后,淘汰一批,都賣去倭國。”

    “倭國肯定愿意買,價高者得?!?

    “讓他們流干最后一滴血?!?

    倭國雖還有幕府撐著,其實已經內亂了,遍地是諸侯國。

    若以大明官方的身份貿易,那就只能和幕府交易。

    而王越以朝鮮省的身份去交易,那自然是想賣給誰就賣給誰嘍。

    “靠倭國還不夠,還得靠海洋?!?

    王越道:“給七百萬朝鮮人派任務,讓他們繳納魚干,朝鮮不收稅收魚干,這些魚干收藏起來,一旦冬天缺糧,就用魚干賑災?!?

    朝鮮確實不是種糧之地,占城稻在朝鮮南部推廣,收成遠不如兩湖。

    幸好北方能種玉米。

    玉米又吸肥吸水,朝鮮北部這兩樣都缺,徐珵帶領農科院,研制肥料呢。

    但以朝鮮之地,養七八百萬人是沒問題的。

    朝鮮和內地,已經修通了三條馳道,一條走遼寧、一條走吉林、一條走黑龍江。

    境內馳道也四通八達,水馬驛站也都辦了起來。

    內地有的,朝鮮也有。

    煤油燈、織布機、肉罐頭,朝鮮也有。

    風靡一時的海魚罐頭,朝鮮也遍地都是罐頭廠。

    還引進綿羊種、肉牛種,打算開紡織廠和牛奶廠,牛奶不易保存,就開始制作奶油、奶酪、酸奶等。

    奶油原產于印度,大唐就開始制作了,唐代的酥山,就是奶油冰淇淋。

    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入鍋內即成酥油。北方名馬思哥。

    酸奶,史料記載從北魏開始就食用了。

    傳到大明,已經和現代工藝一樣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發明酸奶的就是中國,是宋朝傳到西方去的,再傳回來的。

    王越引進奶牛,看重的就是乳制品,百姓肚子里沒油,肯定吃得多餓得快,乳制品市場廣闊,賣得出去。

    全國各地百姓日子過得好了,都在養奶牛,買賣乳制品。

    而靠紡織廠,根本沒法和江南、河南、北直隸相提并論,毛紡廠呢,也干不過熱河。

    王越一拍腦門,做服裝廠。

    從內地進材料,運到朝鮮后,征召朝鮮婦人,把活計發下去,讓她們按照制式縫制衣服。

    制成衣服后,再賣回內地。

    自然一炮而紅。

    內地的衣服,多是請裁縫做,那多貴呀,一人一尺,做得雖然好看合體,但價格高呀。

    服裝廠批量進貨、批量生產、批量銷售,成本自然就壓下來了。

    質量肯定不如裁縫做的好。

    但是,大明百姓多啊,窮苦百姓更多,自然賣得火爆。

    服裝廠也是朝鮮的拳頭產業。

    朝鮮服,風靡全國。

    衣服還賣到倭國去了,倭國幾個諸侯下單軍服,朝鮮的服裝廠也小賺一筆。

    朝鮮各城都有服裝廠,有的是官辦,有的是民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吉隆县| 木兰县| 客服| 汉沽区| 都安| 大渡口区| 蒙阴县| 台中市| 英山县| 白银市| 安庆市| 屯门区| 新干县| 桃园县| 津南区| 精河县| 报价| 芜湖县| 策勒县| 和林格尔县| 建德市| 益阳市| 六枝特区| 新巴尔虎左旗| 永登县| 临夏市| 潼关县| 泾源县| 中山市| 永福县| 日照市| 崇明县| 鄂伦春自治旗| 保山市| 株洲县| 聊城市| 铅山县| 固阳县| 时尚|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