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2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若按照經濟論,達到通貨膨脹,臣以為不會。”

    “因為我大明多年嚴重錢荒,市場上銀幣嚴重供應不足。”

    “而且,民間百姓的生活需求極大,市場廣闊,完全可容納得下十幾億銀幣。”

    葉盛回答道:“臣和丘翰林討論過,以大明的體量,起碼需要二十億塊銀幣,超發的話才會造成通貨膨脹。”

    丘濬就在南京,他以經濟論而名聲鵲起。

    “然而,陛下打下偌大疆土,又移入漢民進去,大明領土擴張了兩倍有余,百姓富裕,自然丁口繁盛。”

    “以大明的體量,起碼三十年內,不會產生通貨膨脹。”

    “而且,隨著大明人口暴增,這個年限還會延后。”

    葉盛也在研究經濟,想踩在丘濬的肩膀上,寫出一篇巨著來。

    “葉卿,江南情況你也知道,有何見解?”朱祁鈺問。

    葉盛從袖兜里拿出奏疏,跪在地上,雙手奉上。

    “陛下去蕪存菁,將懷有一技之長的江南士紳留在原地,只收浮財,余留土地,臣以為是掩耳盜鈴,舍本逐末。”

    “江南士紳的根,是土地,沒有土地,何來士紳?”

    “陛下只是移走人,卻不剪除土地兼并之患,如此屠殺、移民,大動干戈,不過是解了癬疥之疾,不出三十年,江南士紳復矣。”

    “屆時,士紳必然變本加厲,以報陛下今日之仇。”

    “請陛下慎之、戒之。”

    葉盛就差指鼻子罵人了。

    江南的土地,他確實沒收。

    “依卿之意,當如何?”朱祁鈺這是考校葉盛。

    移民士紳不難,奪走土地也不難,難的是怎么分地!

    江南釋放出來的佃戶太多了,若均分土地,怕是一人也分不到多少。

    殺人、移民,不會造反,最多損失元氣而已。

    一旦分地不公,那么江南就沒了。

    “陛下,臣之意,是加大移民力度,不止士紳要移走,佃戶也統統移走,開拓交趾,開拓云貴!”

    葉盛也明白皇帝之難。

    但不能因噎廢食,必須要做。

    “據臣所知,蕩清數府,就釋放出七百多萬佃戶,江南全部蕩清,怕是會釋放出近兩千萬人。”

    葉盛道:“憑借江南,絕對養不起這么多人。”

    “浙江釋放出來的佃戶,就近移到福建、廣東去。”

    “江南的,則往云貴交填充。”

    沒錯,江南真實人口數量,可能高達四千萬人!

    江南包括安徽、江蘇、南直隸、浙江,這是廣義上的江南。

    大明的人口已經過億了。

    朱祁鈺輕笑:“葉卿,你說得容易呀,先期移民交趾,死了多少人啊,朕天天被都察院指鼻子罵。”

    “朕也覺得心疼,雖是罪人,但也不該死得不明不白。”

    “所以朕改了移民策略。”

    “這不死人的移民,可知朕多花了多少錢啊?”

    “本來一艘船能容載1200人,現在只裝120人,就要走一趟,這移過去一個百姓,只運費朕就花了十塊錢啊!”

    “到了交趾,還得發這發那的,朕最少要花三十塊錢!”

    “整個江南有兩千萬人要移走,你說說,朕六億就沒了呀!”

    “江南走了這么多人,是不是需要重建?”

    “如此富庶之地,需要幾年才能緩過來呢?”

    “朕會大力發展江南,把北京有的,全都在江南開一遍,估摸著還得投入幾千萬。”

    朱祁鈺也無奈,打散了江南士紳,也讓錢袋子癟了。

    葉盛渾身一顫,磕頭道:“臣知陛下難,但既然移民,就當做完,做得徹底,使江南再不能成為大明掣肘,而是成為大明臂助。”

    “葉卿,似伱這般的奏疏,朕收到了十幾本了。”

    朱祁鈺讓他起來:“不是朕心疼錢。”

    “而是交趾進入雨季了,朱英送來密奏,請求暫停移民,交趾遇到雨季就寸步難行,甚至和內地斷了聯系。”

    “葉卿,你說貿然移入這么多人,交通不通,造反怎么辦?”

    “陛下的意思是?”葉盛跟著皇帝的思路走。

    “必須修路,原來的馳道在交趾不行,雨季就會被沖垮,必須修瀝青路,在雨季能順暢通行。”

    “如此才能保證交趾永遠攥在朕的手心里。”

    “可是,沒有石油啊。”

    “朱英的密奏里寫著,交趾找不到石油。”

    “而且,廣西軍因為屠殺導致個個富裕,已經不愿意當兵吃餉了,都想去當小地主。”

    “這樣也好,廣西軍一直都是桎梏,朕一直想解散,卻沒機會,借機解散了也好。”

    “交趾缺兵,朕已經調貴州軍去支援交趾了。”

    朱祁鈺讓葉盛坐下:“控制交趾,難在氣候、地形、疾病上,若大明能控制這些,交趾就永遠不會丟。”

    “陛下,臣以為可鼓勵秀才學醫……”葉盛道。

    朱祁鈺擺擺手:“秀才老爺看不上賤業,再說了,大明疆域擴張太大、太快,四處都缺人,秀才也缺呀。”

    “朕已經令太醫院,從養濟院招募一批孩子,讓他們跟著學醫了,三兩年就能學成。”

    “葉卿,你可能忘記了,朕從景泰九年,就令天下將孤兒送到京師去,朕來養著。”

    “這幾年,朕養了孤兒十七萬人。”

    這是皇帝的驕傲。

    這些孤兒,本來是必死的,卻因為皇帝一道圣旨,活了十七萬人,這些人,未來會為皇帝效力。

    葉盛為之動容:“陛下養濟孤兒,功德無量。”

    本以為當年皇帝只是說說呢。

    沒想到一直在做。

    朱祁鈺得意地笑了起來:“朕希望這大明,幼有所養,老有所依。”

    “這些孤兒放在地方朕不放心,朕就接到中樞來,親自養著。”

    “這些孩子,朕全都培養成醫者、工匠、軍吏,長大后就可為大明效力,也不枉朕養他們一場。”

    “陛下愛民如子,臣感同身受。”葉盛誠心叩拜。

    “起來。”

    朱祁鈺道:“交趾得熬幾年,熬過幾年,就有充足的醫者使用了。”

    “有瀝青鋪路,這地形也能勉強克服,起碼不會斷了和中樞的聯系;朕還會開辟航道,走船通往大明各地。”

    “如何對抗惡劣氣候,朕就沒辦法了,只能跟當地的土人學。”

    酷熱倒是可以忍耐。

    但可怕的連天暴雨,漫長的雨季,該怎么辦呢?

    葉盛忽然想到什么:“陛下,臣知道澎湖巡檢司旁邊有小琉球,而小琉球本就是漢土,但我朝閉關鎖國之后,就放棄了小琉球。”

    小琉球就是東番島,就是彎彎。

    “何意?”

    “臣覺得可將浙江佃戶,移去小琉球,開墾小琉球。”

    葉盛發現皇帝眼睛亮起。

    “好,改小琉球為寶州府,隸屬于福建,讓儀銘開辟航道,清掃附近倭寇,派人往寶州府移民。”

    葉盛苦笑:“陛下,想清洗倭寇,要先在長江口打硬仗啊,或打或招降,才能蕩清福建外的倭寇呀。”

    沒錯,在家門口都打不過倭寇,到了深海上,拿什么打?

    朱祁鈺看向馮孝:“去把老太傅請來,宣金忠過來。”

    江南士紳都被搞定了,倭寇還有什么難的?

    金忠就在宮里,戍衛皇帝呢。

    他最先到。

    朱祁鈺問他:“倭寇事,處置得如何了?”

    “回皇爺,在南、淮士紳中,共有177家和倭寇有聯系,只有三家逃走,其余皆被廠衛控制,皆已抄家。”

    “如今長江口的倭寇,招降十一萬人。”

    “但根據倭寇供述,在長江外,有三十余萬,盤踞在各島之上,招降難度很大。”

    朱祁鈺皺眉:“倭寇這么多嗎?”

    別忘了,景泰十年就抓了一批了,就十幾萬了,難道倭寇六十多萬人?不能吧?

    “皇爺,本來倭寇確實沒這么多人,但廠衛動靜太大了,很多士紳流亡海外,才導致數額龐大。”

    金忠回稟:“而且,我國船支在海上,運送交趾的船隊,被打劫一批,導致倭寇人數暴增。”

    “但奴婢估摸著,可戰的倭寇不超過十萬人,藏身哪里暫時還未知。”

    “只要能拿到他們的航線,我明軍有希望全殲其人。”

    對大明水師別抱有太大信心。

    朱祁鈺心知肚明,看向葉盛。

    “微臣以為,可整編倭寇俘虜,編入水師之中,我軍尚弱,不能和倭寇決戰,可徐徐找到倭寇的老巢,一點點剿滅。”

    葉盛比較保守,畢竟他對水師沒什么信心。

    正說著呢,胡濙姍姍來遲。

    “陛下,進士榜送來了。”胡濙十分激動。

    整場會試塵埃落定后,才送到南京來。

    “狀元是誰?”葉盛問。

    “劉健。”胡濙笑道。

    “可是薛敬軒的高徒?”

    葉盛也認識這個劉健,但不是什么好名聲,此人被皇帝訓斥一頓,打發去西北當了兩年的吏員,不然早就高中了。

    朱祁鈺忍俊不禁,劉健沒少被他收拾。

    倒也長進,考個狀元出來。

    “把他的文章呈上來,朕看看。”朱祁鈺沒看名次,先看劉健的文章,是不是作弊了。

    “陛下,這劉健的文章可是真才實學,您把他外放兩年,真的沒少長進。”胡濙打趣。

    葉盛撫須而笑,拿過來榜單,細看名錄。

    “咦?陛下,這張敷華也名列前茅,您對他的教育看來是有效果的呀。”

    葉盛大笑,頗為懷念在京師的日子。

    “哼,浪子回頭金不換。”

    “葉卿,你看看他的卷子,再看看他殿試的記錄,別是作弊來的成績吧?”

    朱祁鈺嗤笑:“這劉健的文章,文采差了幾許,遣詞造句多少有些揉揉造作,朕看著沒有狀元之才。”

    胡濙翻個白眼,您就硬挑毛病吧?

    這篇策論寫的非常漂亮。

    “對策倒是行之有效的。”胡濙回答。

    “是嗎?沒看出來。”

    其實,在會試結束后,內閣就抄錄了一份卷子,送來了,他朱祁鈺都看過了,就是嘴硬不愿意承認劉健優秀。

    “朕看閔珪的卷面,比他倆的都好。”

    朱祁鈺道:“多虧了李東陽生病,不然他劉健可不是李東陽的對手。”

    眾所周知,李東陽是您的心頭好。

    但您也別這么偏心呀,劉健也很不錯的。

    “別讓劉健和張敷華在中樞閑著,讓他倆去最忙的地方做事,別養在翰林院里。”

    皇帝越用誰,說明越看好誰。

    朱祁鈺要磨礪劉健,劉健這個人,能力卓著,但性格弱點也很大,不好好打磨,日后也未必能大放異彩。

    “葉卿,剛才說什么來著?”朱祁鈺放下名錄,說回正事。

    葉卿也放下試卷,他先看名錄,后看試卷。

    跟胡濙復述一遍。

    胡濙微微皺眉:“陛下,現在不是動兵的時候啊,水師尚且未成建制,如何就貿然征戰呢?還是以撫為主,盡量招撫。”

    “葉卿的意思是,開發寶州府,將百姓移到寶州府去,緩解內地人口壓力。”

    胡濙不知道哪個是寶州府,說是小琉球改的。

    “陛下,開發寶州府是好事。”

    “但海軍怕是難以為繼,老臣的意思是,還是先操練海軍,讓新水師熟悉海洋,再派人招撫倭寇。”

    胡濙道:“與其戰爭,不如花錢買和平。”

    這話朱祁鈺不喜歡聽。

    “陛下勿惱,只要這些人上了陸地,還不是咱們說了算的?想殺就殺。”

    “再說了,先把沿海的諸島收回來,在上面駐軍,多設炮臺,再操練步軍、水師盤踞其上。”

    “海上小道星羅棋布,只要全部被我明軍占據,以陸地為依托,大明水師還是可以一戰的。”

    胡濙覺得詔安是最好最快的辦法。

    “再讓龔永吉派人出使倭國,和倭國建立聯系,勒令倭國管好百姓,不許入明為盜。”

    朱祁鈺想打一仗。

    胡濙卻認為,沒必要打仗,詔安即可。

    “那就請老太傅來主持此事吧。”朱祁鈺懶得管了。

    “老臣遵旨。”

    這等沒皮沒臉的事情,皇帝不樂意做,胡濙只能負擔下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辽源市| 洞口县| 郎溪县| 峡江县| 侯马市| 罗甸县| 蒙阴县| 桦南县| 新平| 东兰县| 牙克石市| 普定县| 兴山县| 南华县| 依兰县| 宣恩县| 科尔| 新昌县| 景东| 福建省| 鹿泉市| 北流市| 通道| 延寿县| 施甸县| 化州市| 陆河县| 临西县| 博客| 铅山县| 会宁县| 东乌| 安多县| 江源县| 襄樊市| 威宁| 珲春市| 平阳县| 元氏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