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7章 接受投誠,俘虜全部斬首,筑成京觀!為遼東百姓報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四路大軍,形成一個口袋,把營口圍起來。

    營口城內(nèi),曹義指揮大軍強(qiáng)攻喀喇沁大營。

    孛來被打蒙了。

    以為曹義手上兵多將廣,彼此消耗,明軍人多,自然不怕消耗多。

    但喀喇沁兵不行啊,沒有及時補(bǔ)充。

    導(dǎo)致他緊閉營門,不斷修建防御工事,謹(jǐn)防明軍偷襲。

    孛來在帳中天天殺人。

    日日陪伴孛來的巴達(dá),瑟瑟發(fā)抖。

    嘎比亞渾身是傷,因?yàn)閼?zhàn)敗,被孛來鞭笞的,也在身邊伺候著孛來,不時遭受拳打腳踢。

    “這股明軍究竟是哪來的?”孛來現(xiàn)在還一頭霧水。

    他壓根不知道這股明軍的來源。

    但等了兩天,其他兩路都沒有信息傳來,他就知道,自己本部被反包圍了。

    那么這股明軍的來源就是遼東軍。

    是誰解了遼東之圍呢?

    駐守大寧的薊州鎮(zhèn)?

    還是從京城來遼東的河南軍?

    又不太對,滿都魯在干什么呢?

    “首領(lǐng)。”

    巴達(dá)小心翼翼道:“您說可不可能是大寧駐軍?”

    “不可能!”

    “絕不可能!”

    孛來又加重語氣,說了一遍。

    他絕不相信,因?yàn)轫^靼傾巢而來,打孱弱的大明,絕不可能失敗。

    而且,在沒達(dá)到目的之前,是不會退走的。

    除非明朝納了歲供。

    那么攻打孛來的就不是幾萬明軍了,而是韃靼精兵了。

    韃靼有乃就是娘,誰管什么族裔的,只要給足夠的好處,讓他們把親爹親媽的腦袋獻(xiàn)出來都沒問題。

    “萬一呢?”巴達(dá)小聲道。

    “那指揮這場仗的應(yīng)該是于謙!”

    孛來對于謙,或多或少有幾分恐懼。

    蓋因于謙在宣鎮(zhèn)擊退了瓦剌,他無數(shù)次推演這場戰(zhàn)爭,換他在于謙的位置上,絕不可能贏。

    巴達(dá)默不作聲。

    喀喇沁兵分三路入侵遼東。

    于謙是主帥,他應(yīng)該坐鎮(zhèn)沈陽,指揮全局。

    所以和他們對戰(zhàn)的,就是遼東軍的曹義,這戰(zhàn)法太像曹義的戰(zhàn)法了。

    喀喇沁部和遼東軍打了這么多年,彼此間都很熟悉。

    偏偏孛來當(dāng)局者迷。

    “你認(rèn)為大汗敗了?”孛來也承認(rèn)滿都魯汗的汗位,他還是太師呢。

    “不然沒法解釋遼東軍出現(xiàn)在這里!”巴達(dá)認(rèn)定了,韃靼敗了,所以于謙移鎮(zhèn)遼東。

    “可這……”

    孛來覺得難以理解,滿都魯軍政水平確實(shí)不行。

    但他整合了韃靼各部落的精華,尤其有毛里孩、阿里瑪這樣的能人輔佐。

    怎么可能敗給了明軍?

    難道大明從南方調(diào)兵,用重兵壓迫韃靼,才使得韃靼退居漠北?

    那韃靼隨時都能卷土重來。

    于謙一定在大寧城留下重兵,防守長城。

    此刻,他手上的兵力一定不多。

    “咱們往蓋州去!”

    孛來認(rèn)為于謙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不過是嚇唬他。

    讓他自亂陣腳,逃離遼東。

    不然也不會這么猛攻,不計成本的猛攻。

    實(shí)在反常。

    “首領(lǐng),蓋州是死路啊!”巴達(dá)失聲道。

    “放屁,蓋州才是活路!”

    孛來指著地圖:“你來看,若于謙坐鎮(zhèn)沈陽,咱們手中兵力一萬五,如何穿過層層包圍,返回草原?”

    還真是。

    曹義兵分五路,對營口形成一個包圍網(wǎng)。

    后面還有神鬼莫測的于謙坐鎮(zhèn)。

    別忘了,駐扎在錦州的還有三萬河南軍,一旦切斷退路,憑他們這點(diǎn)人,就算打光了,也不可能順利逃回草原。

    “所以,蓋州才是活路!”

    孛來目光閃爍:“孔圣人,乃明朝讀書人的天!”

    “一旦孔家落入吾等手里,大明皇帝如何向讀書人交代?”

    “他于謙也是讀書人!”

    “一定會死保蓋州。”

    “就算咱們無法攻破蓋州,也能逼明軍變得被動。”

    “倘若攻破了蓋州,哼,咱們讓大明跪下,大明也得乖乖跪下!”

    “咱們在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就要在談判桌上得到!”

    孛來算盤打得叮當(dāng)響。

    巴達(dá)心有隱憂,卻見孛來正在興頭上,他可不敢觸其霉頭。

    接下來幾天,喀喇沁軍向南突圍。

    丟下一千多具尸體,撕開個口子,成功繞過營口,打下孛羅堝,和蓋州城池遙遙相望。

    營口內(nèi)。

    曹義老臉通紅,孛來給他一記響亮耳光。

    喀喇沁兵輕松突破防線,向南逃竄。

    南面有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且,戰(zhàn)場上的真實(shí)情況,和他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完全兩回事。

    他想用主力纏住喀喇沁部,然后等著四方合圍,把喀喇沁部釘死在營口城外,一點(diǎn)點(diǎn)圍困死他們。

    孛來部沒有補(bǔ)給,只要熬著、吊著他們,很快就會自亂陣腳,主動尋求決戰(zhàn)。

    那時候就是曹義的機(jī)會。

    結(jié)果,孛來反應(yīng)迅速,向南突圍。

    至于他的主力,三天前一戰(zhàn)被打崩了,無法拖住孛來部。

    所以才讓孛來迅速擺脫了他的牽制。

    導(dǎo)致他的全盤戰(zhàn)略構(gòu)想徹底成了笑話。

    從主動變成被動。

    這幾天他一直墜在孛來后面,不斷往里面填尸體,連他的心腹手下都對他產(chǎn)生不滿。

    仗不是用尸體堆出來的。

    兄弟們的命,也不是你曹義升官發(fā)財?shù)膲|腳石。

    四萬八千人,曹義丟進(jìn)去近兩萬人,戰(zhàn)果沒有,損失巨大,將官不滿。

    他沒法向大帥交代。

    “必須死保蓋州!”

    但響應(yīng)者寥寥。

    當(dāng)兵吃餉,能獲得戰(zhàn)功是最好,活命才是第一位的。

    結(jié)果主將根本不吝惜兵士的性命。

    用他們的性命,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

    哪個兵卒愿意賣命?

    要不是曹義鎮(zhèn)守遼東多年,威望極高,兵士早就嘩變了,投降孛來去,去哪不是一樣吃飯?

    “史知遠(yuǎn),伱來打前鋒!”曹義森冷道。

    他是遼東總兵官,兵士的想法他不管,他就要爵位。

    “遵命!”史知遠(yuǎn)不敢忤逆。

    五路匯聚,還剩下兩萬八千人,曹義給史知遠(yuǎn)五千人,讓他做前鋒。

    陸續(xù)安排幾支軍隊。

    然后,又派人從各城抽調(diào)兵馬,匯聚蓋州。

    畢竟喀喇沁部轉(zhuǎn)攻為守,各城無須多留兵馬,維持治安即可,精銳部隊被不斷抽調(diào)到平山和湯池堡。

    平山和湯池堡,與孛羅堝形成三角平衡,孛羅堝和蓋州遙遙相望。

    孛來也開始把撒出去的軍隊召集回來。

    喀喇沁部是來搶掠的。

    所以圍住一城,就把人撒出去,去田間地頭燒殺擄掠。

    遼東各城守備,只想完成督撫命令,誰管老百姓死活啊,士紳可進(jìn)城,老百姓自謀活路去吧。

    所以城外一片修羅地獄。

    曹義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喀喇沁兵撒出去了,有一些還沒回來。

    所以他也把本部騎兵撒出去,組建五支千人隊,負(fù)責(zé)狙殺回營的喀喇沁兵。

    兩邊兵卒絞殺。

    孛來向蓋州方向流竄的消息傳到了沈陽大營。

    嘭!

    “曹義是干什么吃的!”

    胡豅大怒:“五萬余人,連堵住喀喇沁都做不到嗎?”

    “他到底知不知道,蓋州里面裝著誰?”

    “一旦蓋州丟了,曹義要被誅九族!”

    公堂里,所有人面色陰沉。

    “本以為曹義鎮(zhèn)守遼東多年,是員良將,結(jié)果把仗打成這副鬼樣子!”

    顧榮冷笑:“孛來本部只有兩萬五千人,圍攻營口,損失了三千多,被曹義一沖,損失了萬余人!”

    “只剩下一萬五千人了!”

    “怎么能被他向南突圍呢?”

    “五萬兵都是豬嗎?”

    “忘了大帥的囑咐了嗎?”

    “在北面放開條路,死守南面,放孛來他們回家!”

    “這才是戰(zhàn)略!”

    “曹義這個水平還想封爵?”

    “他鎮(zhèn)守遼東幾十年,是吹出來的嗎?”

    “華而不實(shí)的蠢貨!”

    顧榮怒不可遏。

    一旦戰(zhàn)報傳到京師去,蓋州被圍困,連大帥也得吃瓜落兒。

    陛下都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他是于謙的親兵,自然要為于謙著想。

    于謙沉默不語。

    “卑職愿率兵馳援!”張固躬身道。

    于謙面沉似水,喃喃道:“孛來不愧是韃靼名將,知道北方必然是天羅地網(wǎng),所以向南突圍,去打蓋州。”

    “可他怎么知道,蓋州安置著孔家呢?”

    于謙不解。

    “可能是附近村民說的吧?”張固不太在意這等細(xì)枝末節(jié)。

    于謙卻搖頭:“無知農(nóng)夫,知道什么孔家,這蓋州的水,也不是一般的深啊。”

    這話沒頭沒腦。

    張固皺眉:“大帥是懷疑有人在興風(fēng)作浪?”

    胡豅也瞇起眼睛。

    喀喇沁部突然襲擊遼東,本就十分奇怪。

    關(guān)鍵襲擾遼東,打打秋風(fēng)。

    為什么要翻越長城,往蓋州方向移動呢?

    你說詭異不詭異?

    難道孔氏叛國?想去草原上當(dāng)文宣王?

    “沒有證據(jù),沒法猜測。”

    于謙是文人出身,但他可不迷戀圣人,對圣人后裔,更是沒什么好感。

    那孔弘緒在封地內(nèi)沒少鬧出幺蛾子,他數(shù)次上書請求陛下嚴(yán)懲不貸。

    要不是李賢給他兜底兒……

    等等!

    李賢,遼東督撫?

    孔家人被強(qiáng)遷至四平城,結(jié)果四平城剛剛開建,喀喇沁部就打來了。

    然后,皇帝被迫下旨,將孔氏暫時安置在蓋州。

    孛來的主力,卻向蓋州方向運(yùn)動。

    這是要干什么?

    孔家在用這種方式,抗拒遷居四平城嗎?

    那喀喇沁部是怎么來的呢?

    “罷了,此事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于謙盯著地圖,沉吟片刻,決然道:“咱們不管蓋州防御。”

    張固、胡豅等人睜大了眼睛。

    “大帥!”張固要勸。

    于謙這是要自絕于文官啊!

    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呢?

    “無妨,天塌了本帥來撐著!”于謙難道不想要名聲嗎?

    他想要,可現(xiàn)在還能要了嗎?

    他打了幾場震古爍今的大勝仗,還敢要名聲嗎?

    當(dāng)今皇帝可不是軟弱可欺之主。

    一旦有人進(jìn)讒言,說他于謙有司馬懿之志,他于謙解釋的清楚嗎?

    別忘了,以前的于謙理想是什么?

    是要圣人的。

    所以他不拉幫加派,反而在文武中間都留下了好名聲。

    這種好名聲,現(xiàn)在卻能害死他!

    圣人肯定不敢做了,他敢做圣人,皇帝就敢讓他去陰間去做。

    封王才是他最終歸宿。

    既然注定變成武勛,名聲還有什么用?

    名聲只會是羈絆,羈絆他難以善終。

    千萬別小瞧讒言。

    這世間,沒有幾個劉禪和諸葛亮的,更多的是曹芳和司馬懿。

    皇帝能信他一次兩次,難道每次都能信嗎?

    所以,現(xiàn)在是拋棄名聲最好的時機(jī)。

    得罪了孔氏,他于謙就算有千古第一戰(zhàn)功,文官照樣能把他抹黑成千古第一佞臣。

    史書的筆,文官的嘴。

    一個都別信。

    丟了名聲,他于謙未來的路也穩(wěn)了。

    他今年六十歲了,肯定活不過皇帝的。

    皇帝又有太祖、太宗之志,必然會重用他,讓他做活著的異姓王!

    “先說戰(zhàn)事。”

    于謙淡淡道:“蓋州交給曹義,本帥會給曹義下達(dá)命令,讓曹義釘住孛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呼和浩特市| 贵德县| 鄂州市| 闻喜县| 晋州市| 固原市| 宝丰县| 苗栗市| 崇仁县| 佛坪县| 乌鲁木齐县| 泽库县| 临猗县| 洞头县| 永新县| 上林县| 澄城县| 玉树县| 潜江市| 禄丰县| 阜新市| 固镇县| 临沂市| 紫金县| 公安县| 黄石市| 龙南县| 宿松县| 图片| 科技| 灵台县| 光山县| 江山市| 会昌县| 濉溪县| 保德县| 双流县| 浙江省| 门头沟区|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