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鄭國唐帶著鐐銬被衙役押進淡水廳通判衙門,淡水陳家商號的老板陳新昆頓時就笑了,笑得還無比的開心。 做為淡水目前最大商號的老板,廣州十三行的忠實合作伙伴,陳新昆不明白同行鄭國唐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竟然敢公然違背自己的決定,還敢用他微薄的財力,組織淡水的茶農、蔗農和自己做對。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一段時間前,廣州十三行里最大的茶商盧觀恒突然派遣一個心腹掌柜來到淡水,把淡水即將小規模有限期開海的重要消息告訴給了陳新昆,同時明白告訴陳新昆,說廣州十三行會全力打壓淡水海關,不惜一切代價促使淡水海關提前關閉,讓廣州十三行可以繼續壟斷螨清的外洋貿易。 除此之外,盧家商號派來的掌柜還直接要求陳新昆坐上廣州十三行的戰車,放棄短短三年的蠅頭小利,幫著廣州十三行徹底控制淡水的茶糖貿易。 做為投名狀,廣州十三行首先要求陳新昆做的,就是以比去年高出三成的價格,把淡水市面上的茶葉和白糖全部收購一空,還有預訂淡水廳境內未來三年的茶葉和白糖,然后全都轉運到廣州出口,讓淡水本地拿不出什么象樣的貨物出口。 淡水開海肯定對陳新昆的生意有利,可惜對外通商的規模被嚴格限制,時間還只有短短三年,為了做三年的小規模對外貿易而得罪實力雄厚的廣州十三行,很明顯就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再加上廣州十三行還主動提高了茶葉和白糖的收購價格,讓陳新昆可以在中間獲得厚利,所以陳新昆當場就做出了正確決定,拍著胸口答應全力為廣州十三行效勞,犧牲淡水海關的利益討好有錢又有勢的商業合作伙伴。 事有意外,就在陳新昆摩拳擦掌的準備開始收購茶葉和白糖時,淡水廳的通判衙門里卻突然傳出了本地即將開海的重要消息,導致市場上的茶葉和白糖價格飛漲,各地的茶園和蔗園都捂盤惜售,準備等開海后賣一個價錢。 這個意外確實比較麻煩,但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之前淡水一帶的茶園和蔗園都是靠陳新昆把貨物轉口到廣州出售,不僅與陳新昆有著密切的生意往來,許多茶園和蔗園還主動或者被動接受了陳新昆的投資入股,所以只要對他們說明利害,再加上廣州十三行又主動提高了收購價格,讓淡水的茶園和蔗園乖乖就范并不是什么難事。 再一次讓陳新昆意外,就在他鼓動如簧之舌拼命勸說友商配合廣州十三行行事時,十幾年前才從泉州遷居到淡水的鄭國唐卻跳了出來搗亂,慫恿中小商人和零散茶農、蔗農盡可能囤貨,不要貪圖陳新昆僅僅只提高了兩成的收購價格,耐心等到淡水海關建立后再看情況賣貨。 鄭國唐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專業的商人,雖然開著一個規模一般的商號,卻又同時在后龍經營著一個莊園,屬于半農半商,財力方面相對陳新昆來說也很一般,在商場上絕對不可能是陳新昆的對手,按理來說不管怎么蹦達,也不可能影響到陳新昆的發財大計。 很可惜,就好象江南絲綢商人受夠了廣州十三行的鳥氣一樣,淡水的茶農、蔗農和中小商人也受夠了陳新昆的鳥氣,每年都得以低價把茶葉和白糖賣給與廣州十三行合作的陳新昆,眼睜睜的看著陳新昆大塊吃肉,自己卻連喝上一口湯都難。 有壓迫自然就有反抗,見鄭國唐帶了頭,先是零散的茶農、蔗農不肯急著賣貨,然后中小商人也跟著全力囤貨,最后就連一些茶園和蔗園也生出了觀望風色的念頭,找盡各種借口拒絕在契約上簽字,不愿提前把未來三年的白糖和茶葉賣給陳新昆。 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必須扶正,不把鄭國唐這只出頭鳥打掉殺雞儆猴,后面的事肯定更難辦,先禮后兵與鄭國唐暗中進行了談判,威逼利誘全部宣告失效后,陳新昆就果斷拿出了自己對付同行的慣用手段! 于是乎,很快的,就有一個淡水廳的熱心群眾向官府告密并且帶路,然后管理淡水廳的通判衙門差役,就在鄭國唐的商號倉庫里搜查出了一擔樟腦原料! 臺灣的樟腦在螨清時期是屬于官府專賣,由官府指定的人砍伐樟樹制取樟腦油和腦砂,然后民間商人必須要向官府交納重稅領取批文,才能從這些樟農手里收購原材,煉制成精樟腦出售。 在淡水廳經營了幾代人,財力雄厚又有廣州十三行撐腰,陳新昆的商號當然早早就壟斷了淡水廳的樟腦貿易,鄭國唐拿不出淡水廳頒發的批文,倉庫里的樟腦自然就成了違禁品,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對外走私的嫌疑人。 再接著,就是陳新昆無比熟悉的配方和無比熟悉的味道了,先是淡水通判衙門果斷查封了鄭國唐的商號,又把鄭國唐從后龍提溜到通判衙門的大堂上問話,然后只要不出意外的話,已經被陳新昆用銀子買通的淡水通判就會當場給鄭國唐定罪,還會從重行法讓鄭國唐判刑坐牢! 再接著,看誰還敢和陳新昆陳大老板做對?! 陳新昆得意獰笑的時候,個頭嬌小的淡水通判也已經來到了大堂上坐下,輕車熟路的重重一拍驚堂木,沖著跪在堂上的鄭國唐怒喝道:“堂下刁民,報上姓名籍貫。” 鄭國唐滿臉的委屈,答道:“稟青天大老爺,草民姓鄭名國唐,泉州府人,現定居在淡水廳后龍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