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宗族。 這個東西,由來已久。 華夏百姓安土重遷,重視血脈親情,所以就誕生了,宗族這個產物。 但是,對于中央政府而言,最大的危害恰恰就在于宗族會掌握基層政權。 不管是什么政策,不經過鄉野宗族的允許,國策甚至都下不了鄉! 比如一縣財政稅收,大多都要仰仗這些控制了地方田地和地方百姓的宗族,在這種宗族插手糧稅征集的情況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甚至可以左右中央政府的財源! 政權的物質基礎是人、財、軍,有著宗族這層隔膜,中央政府始終都不能真正掌控田地,不能掌握大明百姓子民,因為雙方之間隔著宗族這一層厚厚的屏障! 不管是地方士紳還是朝堂縉紳,每個人的背后都站著一個宗族,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但始終都存在。 因為人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有父母、有兄弟姊妹,而父母也有父母和兄弟姊妹,這些親族聚在一起就成了宗族,從而就會產生利益輸送。 比如一位在京朝臣,他雖然人在京師,看似為官清正廉潔,可是他背后的宗族呢? 諸如楊榮、黃淮、金幼孜等人,不但自己貪腐受賄,他們背后的宗族更是在地方鄉野間肆無忌憚,兼并田地魚肉百姓,地方官員卻是敢怒不敢言! 為什么? 因為惹不起啊! 一個州府縣官,頂天了不過是正四品的官兒,還是個地方官兒,他敢對楊榮、黃淮這等朝堂重臣的宗族動手嗎? 再說了,他們這些地方官雖然是異地為官,但他們背后的宗族還不是跟楊榮、黃淮等人一樣,該兼并田地的兼并田地,該搜刮民脂民膏的搜刮民脂民膏,沒有任何區別,大家都一樣! 歷史上連楊士奇都不能免俗,他楊士奇確實清廉持正,可是他的宗族家人卻在老家橫虐鄉里,其子楊稷仗勢行惡,虐殺百姓,等楊士奇知道的時候,他這個好兒子已經犯下許多壞事,殺害了數十條人命,最后被處以斬刑,連帶著楊士奇的聲望也大為受損。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得無非就是這個道理。 宗族培養出人才,而人才“得道”后就反饋給宗族利益,雙方早就形成了這種默契的合作模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