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婁江西館。 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相比于第一次參會的富商巨賈,今日竟然多出了一輩有余! 不得已之下,裘廣德只好將座位換成了小板凳,如此才容納下了這么多人。 “諸位久等了,雖然品鑒會耽擱了幾日,但今日如期舉行,是我們各方的共同努力啊!” 與第一次局促不安相比,此刻裘廣德已然進步了不少,鎮定自若,談笑風生。 “凡是上場品鑒會的交易結果,一切不變,我們會補償各位的損失。” 皇帝搞了個三天貿易,雖然富商巨賈沒有參與,導致番商幾乎沒怎么賣出去番貨。 但是一些小商販卻從中謀利,專挑珠寶、珊瑚等緊俏貨下手,導致上場品鑒會的區域出現了些許變化。 不過這點小利潤對于在場之人而言,都不是什么問題。 汪福光率先高聲問道:“裘主事,拋開其他的不談,我等就想知道,那捐監資格是否不變?” 錢財對他們而言,都是小事。 他們此刻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可以改變家族命運的捐監資格! 朝廷雖然重視科舉的作用,但并沒有讓它成為唯一的入仕途徑。 在這條通天之路之外,傳統的征辟制、以及從前代太學演變而來的國子監體系,也是為朝廷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 尤其是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對國子監這最高學府,有著異乎尋常的高度重視。 國子監的監生們不僅能得到當時最嚴格高效的教育,還能夠得到進入朝廷各機構實習的機會,優秀者可以直接得官,選撥不合格者也可以去充任有實權的吏員。 這對于一眾富商巨賈而言,簡直就是改變家族命運的最佳選擇。 裘廣德暗道一聲“果然”,這些富商最看中的,還是那九個捐監資格! “諸位放心,此事已得皇上首肯,絕無任何意外!” “出價最高的前九名,可舉薦族內子弟入國子監,進學修德。” 聽到這個消息,眾商們頓時就興奮了。 皇上都首肯了,那就意味著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 “開始拍賣吧!” “對啊裘主事,快開始吧!” 一眾富商不斷出言催促,卯足了勁兒準備爭斗廝殺一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