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終,許墨辰煩躁地站起來。 從整理出來的脈絡看,這個局很難破。 一直沒有開口的慕南衣,此時出聲:“陛下可是擔憂其中的問題。” 許墨辰點頭。 “想要在選拔人才上做出變更,”慕南衣順著自己的思路,“在原有基礎上,就算陛下做了改革,也是萬變不離其本?!? 這就是許墨辰煩惱的核心點。 “因此,陛下不妨想想,如何進行基礎的變更,”慕南衣獻計,“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是上古至今延續下來的。 士子排名最前面,那是因為出仕的道路,是讀書人專有的。 一旦當了官,就等于有權力,有了權力,自然也有對應的利益。” 這是現實,許墨辰無法改變的現實。 “那么問題在于,一般的百姓,他們奔波在基礎溫飽生活上,”慕南衣繼續,“并沒有太多的余力,去學堂學習?!? 唐德潤上前:“陛下,其實統一之后,全國各地州縣,您是有下旨意提倡修建學堂的,只不過……” 許墨辰記得這件事情,他回頭看著,目光中流露出疑惑的表情。 “只不過大部分學堂都是虛設,”唐德潤苦笑,“慕大人說得很明白,百姓們都吃不飽穿不暖,也就沒有去學習。” 許墨辰立即抓住其中的重點:“先生的意思是,首先第一步要提升百姓的人均生活水平?” “這一點陛下已經在做,”慕南衣點頭,“階級階層的存在,不可能絕對消除,微臣認為陛下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把大乾大部分的百姓,帶到新的高度?!? 沈芷凝搜索出資料:“從華夏歷史看,當初建國后,教育的普及確實是一個過程。 可以說除了國家主導推動外,基本生活水準的提升、和教育的普及度是成正比的。” “記下來,”許墨辰示意唐德潤記錄,“大家放開說,朕今日恕你們無罪。” “大乾統一之前是亂世,微臣經歷過那個時代,”慕南衣索性放開了,“哪怕是陛下這樣的明君,在國家政策主導上面,也是以軍事為主?!? 重武輕文,是亂世國家生存的要素。 亂世中,以標榜的仁孝、圣人之言治國,大部分容易亡國。 “當然了,并不是文治不重要,”見許墨辰若有所思,慕南衣繼續,“只是不同時期側重點不一樣。 現在主要的問題在于,朝臣、也就是在修仙者看來,他們沒有必要去推動百姓文化方面的提升。” 沈芷凝點頭:“越是教育普及程度高、信息透明化的國家,某種意義上除非是專政類型的政治制度,其實對于民眾的把握控制,難度越大。” 修仙者不會愿意人族走到這一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