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十三重離恨天,兜率宮,太上老君的道場。 鐵拐李已經(jīng)在門前躊躇了半天,兩名童子守在那里,說是太上老爺正在煉丹,已經(jīng)到了最要緊的關(guān)頭,連他們二人都被攆了出來。 鐵拐李也很是無奈,這天上一天,人間就是一年,自己這一耽擱回頭再下界去,恐怕就更找不到什么蛛絲馬跡了。 “李玄,你且進來吧?!? 鐵拐李正在焦急等候的時候,從兜率宮里,傳出來一道低沉的聲音。 “李玄謹(jǐn)遵師命——” 鐵拐李先是沖著兜率宮里遙拜了一下,然后在兩名童子的引導(dǎo)下,慢慢向里行去。 兜率宮內(nèi)少有人來,除了兩名童子值守,就是太上老君的弟子時常會有前來問安的,更顯得此處空曠無比。 “弟子李玄,見過老爺——” 太上老君有幾名徒弟,例如長眉真人、四大天師之首的張道陵,亦或眼前的鐵拐李等,可是他們見了太上老君也只是稱呼一聲“老爺”,真正叫“師尊”的,僅玄都法師一人爾。 “你是從下界剛剛回來嗎?那飛劍究竟被何人得去了?” 太上老君手中正托著一粒丹藥,這是他剛剛煉制而成的,卻不甚滿意。 老君的心緒方才竟然有一絲波動,這是億萬年來,從未有過之事。 要論起推演之術(shù),太上老君就算不是三界第一人,也絕對是排在最頂端的少數(shù)幾人之一。 可是,他推算了半天,卻對丟失的飛劍毫無頭緒,甚至他已經(jīng)感覺不到那些飛劍的存在,好似已經(jīng)不在三界內(nèi)一般。 要知道,那十三把飛劍,可是太上老君親手鍛造的,要想徹底將他的印記抹去,除非是遇到了天道圣人或者是那幾件先天至寶。 有那可能嗎? 真是天道圣人出手,或者是那幾件先天至寶,又有誰還會去在意那十三把飛劍呢?橫豎合起來,也不過是一件后天靈寶罷了。 “啟稟老爺,弟子無能,當(dāng)?shù)茏于s到的時候,已經(jīng)找不到那些飛劍的任何痕跡?!? “在場的眾人里,那沙悟凈斷然不敢也無力攝去,天蓬師兄更不會藏匿,剩下的唐僧、小白龍和那位大唐的晉王殿下,就算是想拿去也沒那個實力。” “唯獨孫悟空有些手段,不過弟子也探查了,他應(yīng)該沒有出手,而且弟子不覺得他會對那十三把飛劍感興趣?!? 鐵拐李將現(xiàn)場的眾人一一分析道,他的這番分析也算是合情合理,甚至太上老君都沒有挑出什么毛病來。 “只是弟子剛到?jīng)]多久,南海的觀世音菩薩帶著惠岸行者就趕到了,他們是來讓唐僧收下沙悟凈為徒,同時助他們西渡流沙河的?!? 流沙河的情景太上老君自然知曉,對于西游一事,他本身也算是知情人之一,唐僧收下沙悟凈和觀音菩薩出手助其渡河,也都在意料之中。 只是,出了飛劍丟失這檔子事情,讓太上老君不禁多想了一些,這并不算太難的事情,真的需要觀音菩薩親自到場嗎? “李玄,你將自己所見、所聽到的,事無巨細(xì)都講與為師知道?!? 太上老君即便是再善于推演,也萬萬不如親臨其境來的真切,鐵拐李不敢怠慢,就原原本本地將整個事情的始末講述了一遍。 包括他如何跟豬八戒打招呼,他如何問詢并探查了他所能探查的一切,以及觀音菩薩到來之后,其先后與唐僧和晉王李治的對話。 “你是說,觀音尊者有意收那大唐晉王為親傳弟子,反而被他給謝絕了?” 太上老君聽完,似乎覺得自己抓住了重點,在所有的細(xì)節(jié)里,只有這一點最是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觀音菩薩的形象,在整個人族中都是極其被推崇的,都知道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恨不得漫天神佛加起來都不及觀音菩薩的熱度。 就算是大唐崇尚道教,而太上老君也算是道教掌教,他都沒信心自己的信眾能夠超過觀音菩薩。 就是這樣被世人推崇的一尊強者、智者,當(dāng)面提出要收親傳弟子,居然被大唐的晉王殿下給生生拒絕了? 被太上老君這么一問,鐵拐李也覺得其中貌似有些不太正常。 “老爺,恕弟子愚鈍,那大唐晉王李治,不過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而且還是‘天漏之體’,弟子看不出來他有何過人之處?” “哦,又是一個‘天漏之體’?” 太上老君眉頭緊皺,瞳孔收縮,似乎想到了什么怪異之事? “此事你不用再追查了,區(qū)區(qū)十三把飛劍而已,好像卷簾將的刑罰也到期了。” “李耳道友去了何處?你設(shè)法替為師找到他,有些事情也許由他出面去做,結(jié)果會更好一些。” 李耳,就是被人族稱作“老子”的,也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人間的道教其實算是李耳所立。 如今人間的李唐皇族,更是尊李耳為先祖,太上老君莫非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兒? 上意不可揣測,鐵拐李躬身領(lǐng)命,慢慢退出了“兜率宮”。 …… “小白龍,你真感覺到此處有寶貝嗎?” 流沙河水底,孫悟空和李治,已經(jīng)陪著小白龍敖烈在此尋找三天了,卻一無所獲。 別說什么寶物,就算是像樣點兒的尋常之物都沒有,也不知道沙和尚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一直就這樣苦修嗎? “大師兄,咱們還是再找找吧,我的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了,好似有什么人在召喚著我——” 孫悟空給了他一個白眼,兩天前這小白龍就是這么說的,兩天時間過去了,依然還是這套說辭。 “大師兄,敖師兄,流沙河底這么大,要不咱們分開找吧,誰先找到了就捏碎信符,其他兩人也能盡快趕過去?!? 看到孫悟空的無精打采,而小白龍卻躊躇滿志的樣子,李治無奈地提議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