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卷,廟堂江湖 第七十六章,讓我來試試!-《劍道藏鋒》


    第(1/3)頁

    汴京以東,為慶國二十五路行政區之一的京東東路,所轄機構分;一府,兩國監,三軍,十五州,八十一縣。

    十五州之首的青州府,亂臣遺子不止一次現身,并吸引大量江湖人聚集;這讓幾位官僚多少有些坐不住。

    青州府,議事廳高坐數位烏紗官僚。

    其中以三位緋袍最顯眼;乃刺史徐梁,州牧呂游,知軍州事王崇禮,三位一州掌權父母官下邊還有,通判、轉運使、縣衙等等官吏。

    能讓這群勾心斗角的權臣同仇敵愾;估計眼下只有那位亂臣遺子趙正立。

    眾位官僚在商議如何處理此事,朝廷雖說下了旨意,可終究是口頭,沒拿出行動,他們這些朝廷中人不像江湖人那般隨意,在沒指令擅作主張是要冒罷官免職的風險,若是管理一州不擅,出了重大事件,不僅掉烏紗帽,可能還得搭上小命。

    故此;如何處理那位亂臣遺子成了棘手問題。

    這件事情最在意當屬知軍州事王崇禮,他正愁為主子分憂沒借口,如今亂臣遺子毀了王家后院,自然名正言順。

    當初設宴結識江湖青年一代主要目的也是打聽著手這事兒,雖然最終毀了后院,對王崇禮來說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為此;他動用大量廂軍在青州境內收捕那位亂臣遺子。

    還聯絡緊挨青州的淄州、密州、濰州,這三個亂臣遺子可能潛逃的州郡知軍府協助。

    然而整個京東東路各官僚緊張之余,唯獨邊軍依舊不予理會此事,更不摻和那群文臣官吏。

    其一,有武將對文官的歷來不對路,其二,僅聽皇帝圣諭的差遣。

    青州與濰州交界處,驛道茶棚,三三兩兩圍桌而坐,高談闊論,上至朝廷下到江湖,無一人不精。

    近幾日青州知軍府的“鴻門宴”更是茶余間聊不完的侃談話資。

    其中以異國江湖參局最為不滿,    有憤恨,有敵視,還有旁觀熱鬧。

    茶棚嗓門最大要屬中間那桌佩刀江湖客,大口飲酒,大口吃肉的議論。

    “盡在窩里橫,要是讓我碰到異國那群不知天高地厚青年,管他如何身份家世,定讓他血濺當場不可。”

    “人家個頂個都是宗師強者,先不談你打不打得贏,那你可知后果當如何?”

    “頂破天兩國交戰,正好收復燕云十六州!”

    “哼!嘴靠兩張皮,說話不費力,到時候還不是普天百姓遭殃!”

    兩人掰扯不休,另一座獨行俠客順著話搭茬。

    “兩位兄臺說的都有道理,依在下看,那亂臣遺子好歹也是慶國人,關起門自己處理倒沒什么,讓別國人摻合是有些說不過去。”

    “再說,那亂臣遺子除了投錯了娘胎,其本人也沒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反倒助朝廷穩固了蜀地政權,出江湖更是名聲鵲起,聽聞前不久還進了烏鷺圣殿,那里面可是能撼動江湖跟廟堂的氣運,說來也蹊蹺,他剛出烏鷺圣殿就被確定亂臣遺子身份,其中門道不是你我能看清的啰!”

    “誰說不是,聽聞他初入江湖,就在蜀地硬抗南詔偽境大宗師的老嫗,入京城路上更是嚇跑吐蕃國師等人,如此青年才俊實屬可惜啊!”

    “呵呵!青年才俊?那為何如今不見蹤影呢?”

    茶棚外一聲輕飄不屑笑聲傳來,眾人聞聲望去,三位契丹服飾壯漢迎面而來,為首男子交叉窄袖綢衫,戴幞頭,算不上俊朗的面容洋溢著無比自信,為他添了不少出塵氣。

    后邊兩個壯碩漢子佩契丹彎刀,其中一人扛著一桿棉布包裹的大長戟。

    三個契丹人突然闖入,讓茶棚氣氛極速下降,隱隱出現敵視排斥感。

    茶棚老板是個八旬有余的老頭,見勢左右掃了掃本地江湖的一群人,前腳功夫吆五喝六,真遇上事兒屁都不敢放一個。

    雖說江湖人各國游走已是不成文的規矩,但都會入鄉隨俗的喬裝打扮,遮掩身份,像這三位契丹人如此明目張膽還真稀奇。

    “契丹蠻人也敢來慶國造次!”

    早先調侃慶國人窩里橫,要讓契丹人血濺當場的江湖漢子抬手一掌力拍去,宗師真氣霸道四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宁波市| 昂仁县| 武邑县| 通辽市| 璧山县| 云林县| 安塞县| 图们市| 武定县| 都江堰市| 吴桥县| 白银市| 肥乡县| 浏阳市| 盖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静海县| 涞源县| 任丘市| 车致| 北票市| 伊春市| 青冈县| 德清县| 崇州市| 佛冈县| 岳西县| 海伦市| 甘谷县| 新密市| 巴彦县| 大港区| 河池市| 余姚市| 盐边县| 高尔夫| 巩义市| 玛曲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