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夏使者本是拿會州事件來興師問罪的,畢竟手里掌握了“大宋先動手”的證據,以為自己據理。 沒想到大宋君臣這番態度竟如此強硬。 使者怒道:“久聞天朝乃禮儀之邦,截殺我朝商旅,非但不道歉,反而羞辱我大夏使者,這莫非就是天朝的禮制?” “使者,你的話太多了。”趙寧有些不耐煩了,“朕已經說過,你回去告訴李乾順,準備大軍,宋夏不死不休!” “皇帝陛下,小使本意是來求皇帝陛下給我大夏一個說法的,不是來宣戰的。” 這使者表面裝得很強硬,但心里很怕。 他出使之前,李乾順再三交代,和宋朝談判,要把握一個度,不要激怒宋朝君臣,要讓大家在桌子上都還有面子,以備戰后西夏向大宋敲詐勒索。 從這一點更能確定,李乾順在使用心理戰術:我之所以主動出兵,是你殺了我的人,但我不打算激怒你,讓你跟我魚死網破,等差不多后,我們就坐下來談。 但趙寧卻不吃這一套,他對著高俅笑道:“他說他不是來宣戰的?他們的大軍已經越過黃河,進入我大宋!他卻說他不是來宣戰的?” “來人,將此人叉出去!” 殿外殿前司班直立刻走進來,將西夏使臣一架。 使臣大喊道:“皇帝陛下,是你們的人先動的手,我們需要一個說法!” “朕已經給了你一個說法!”趙寧臉色突然陰沉下來,怒道,“他李乾順不是要打嗎!那就讓他打個夠!朕奉陪到底!” 朝臣一個敢說話的都沒有。 使臣被扔到皇宮外。 這時,有些大臣還出列打算勸諫皇帝不要與西夏把局面徹底撕破,對誰都不好,最后可能便宜了金國。 但趙官家顯然不打算聽他們那些老生常談、又臭又長的建議,而是轉身甩袖離開了大殿。 就在西夏使臣在東京被狂懟后,西北的局勢依然發生了大變化。 三月初五傍晚,黨松正在西安州跟大伙一起吃晚飯,執勤的人突然急匆匆跑來:“黨都虞候,外面好像來了一批西夏人!” “西夏人?”黨松立刻來了精神。 “看著裝是西夏人!” 黨松二話不說,帶著人就往城頭跑。 他突然意識到,回頭喊道:“誰會說黨項語?” 幾個黨項蕃兵出列說道:“我會說。” 這種蕃兵在西北非常常見,他們有的是吐蕃人,有的是黨項人。 例如大宋三大將門之一的折家,其實就是黨項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