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銓大感意外,問道:“陛下,臣愚鈍,讓金國也用交鈔,目的何在?” 貨幣最開始玩花樣是漢武帝時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帝國時代。 但帝國意識形態、帝國官僚政體、帝國金融財政在秦始皇時代都還是空白。 秦始皇時代的意識形態、官僚政體、金融財政,都還是秦國時代的,適合秦國,當不適合帝國。 治理一個王國,和治理一個帝國,是不一樣的。 漢武帝時代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才為帝國時代定下了意識形態。 而盡收鑄錢之權于朝廷、鹽鐵國營,內朝尚書官制,則是帝國金融貨幣和官僚政體的雛形。 往后兩千年的王朝,基本上都在他的這個框架里修修補補。 作為古人,尤其是真正的治國大臣,自然知道貨幣的奇妙之處。 而且趙宋在“印鈔”這方面,簡直堪稱帝國時代的翹楚,趕超漢唐,甩明清八條街。 但是,胡銓卻未必知道印鈔還可以割它國韭菜。 這是因為古代的貨幣本身制造成本極高,是稀缺資源,不可能隨便發售到敵國。 趙寧說道:“若是金國用我大宋的交鈔,意味著用交鈔能在金國購買貨品。” “確實如此。” “那朝廷那交鈔去金國購買貨品,可否?” “可以,但……” 胡銓立刻意識到了。 朝廷拿交鈔去金國買東西,朝廷的錢哪里來? 朝廷他媽的可以直接印錢去金國買東西! 印錢的成本非常低,例如朝廷印10萬貫去買1000只羊,10萬貫紙幣的成本最多100貫? 加點運費300貫? 相當于花300貫買了1000只羊。 然后,轉手在大宋內部2萬貫把1000只羊賣出去,朝廷賺了17000貫! 而羊價也降到了20貫一只。 看似金國賺了10萬貫,但其實真正賺的是大宋! “可是……”胡銓疑惑地問道,“如果金國流入大量貨幣,豈不是有錢招募軍隊,制造軍備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