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陵大學。 近年來,在招聘到了海歸徐思遠,碳基芯片專班的丁匯之后,金陵大學在碳基芯片研究方向也逐漸起來了,畢竟教教理論,用江成編寫的理論教科書,問題是不大的。 至少學了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出來之后,找工作還是比較方便。 徐思遠主持開展另一種碳基芯片架構設計研究,帶領丁匯等一批研究生開始了長期的實驗科研。 金陵大學也給予了一定資金支持。 功夫不負苦心人,整整一年時間,總算是有了一些小小的突破。 在碳納米管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架構類型,這種類型,取消了虛位核心這個無法搞懂的東西,將虛位核心作為正常的邏輯核心參與運算。 總體運行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徐老師,您看咱們這個研究,可以上國際核心期刊嗎?”丁匯這個時候非常興奮,向著這個導師徐思遠問道。 在他們的眼前,是剛剛完成實驗的相關測試數據。 功耗相比楓火集團的碳基芯片也不遑多讓,性能也僅僅略差一些,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新架構。 徐思遠將其命名為SY架構。 徐思遠依舊是一身白色的襯衫,配著淡藍色的西服,顯得非常儒雅。 “那是當然。” 徐思遠嘴角有些微微的笑,但很淡。 他帶著的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也不過是在碳基芯片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架構罷了,而且從未來來看,能否追趕上楓火的芯片性能,還很難說。 丁匯卻根本看不出來徐思遠的心思,這會兒只有高興,似乎等待著他的,就是一舉成名,數百萬年薪了。 徐思遠的心思,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江成,對他的影響太大了。 從一上大學開始,原本高傲的他,就被打擊到心靈。 那天算題目開始,江成就猶如一座大山,死死地壓在了他的心上。 他外出留學,最初的目的也是為了有一天回來超越他。 可如今,江成的成就已經是無可比擬,在核聚變研發出來以后,已經是兩院院士呼聲最高的一位,預計今年就會落實。 但自己呢,還只是一個講師罷了,只是未來兩三年內會評副教授而已。 科研上的成就就更不用說了。 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這種落差,在大學的時候還好一些,但等江成畢業之后,遠在米國讀博的他心里頭就更加明顯,且扭曲了。 但這一切的一切,徐思遠都很少表現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