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理會丁匯的高興,徐思遠讓眾人回去休息休息,并把論文初稿的重任交給了丁匯。 丁匯壓力山大地走了。 留下了徐思遠一個人在實驗室里頭。 這些實驗器材,都是他提出的,花了金陵大學的錢。 一年多來的實驗研究,花費了近千萬元,取得了小成果,足以應付那些校領導了。 真正的研究,徐思遠都是親自去。 那就是拿著碳基芯片,研究高純度碳納米管制備技術。 這才是碳基芯片的基礎。 沒有碳納米管,光有設計結構和電路,并沒有什么卵用,依舊是空中樓閣。 但如果突破了制備技術,那么楓火集團的碳基芯片,絕對不會是壟斷供應。 要知道,就是因為楓火的碳基芯片,苔雞電已經臨近破產。 之前大肆擴張的產能,買的EUV光刻機訂單,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哪怕是因特爾和農企,都是苦苦支撐,占據的份額兩家加起來都不足30%了。 裁員、減產。 是這幾年來的課題。 徐思遠打開了離心機,開始查看最新掌握的技術實驗情況。 在肉眼不可見的地方,碳納米旋成了一根根管,鋪在基板之上。 透過顯微鏡,徐思遠的臉上突然間潮紅了起來! 成功了! 這個技術真的可行! 他再創了歷史! “啊!”徐思遠長嘯一聲。 發泄著心中的郁悶之情,大丈夫的豪情立馬就升了起來。 也是使用了離心機制備,但徐思遠找到了新的制備辦法,成本大幅度降了下來,還能夠大批量制備。 這才是碳基芯片能工業化的意義所在。 國際上其他公司不能制備碳納米管嗎?不是的,但他們制備的碳納米管,方法和楓火集團的比起來,太落伍了,成本高昂不說,還難以工業化生產。 唯此而已。 企業發展,技術發展,成本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