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載人航天首次實驗就獲得了成功,這個消息通過華國新聞在當天晚上就宣傳了出去。 并且在采訪過程中,華國航天中心的一個副主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楓火航天公司科研實力強大,電磁彈射發射運載器的辦法能夠有效地解決火箭初段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未來,我們航天中心也將和楓火航天公司實現緊密合作,尋找一處更合適的電磁彈射發射基地,實現超大質量火箭快速發射。” 視頻傳到了國外推特、臉書之后,也讓不少人驚訝萬分。 驚呼,華國登月在望。 但這個時間節點,江成并沒有過于高興。 楓運一號,還是過渡階段的產品,并非他想要的結果。 讓于歆然繼續跟進剛剛建好實驗室的能源技術研究中心,在兩人完成第一代脈沖強磁約束核反應堆的設計之后,讓曾強等人著手制造實驗機型。 第一代機型,江成并沒有設計特別大,核心占地僅有6平方米不到。 一個倒著的漏斗狀,內壁材料、脈沖技術等等,都進行了嚴格的保密,重要參數設計就只有江成和于歆然知曉。 此外,還有諸多規格要求極高的超導材料,這些都是需要花大價錢的東西。 江成自己在實地指導發射之后,便和莫天青一同前往廬州而去。 在廬州,劉子璇已經把第八代的楓火ex手機樣機給制造出來了。 借著這個機會,莫天青打算前去看看,順便調研子公司發展情況。 江成準備前往金陵,故而一并前行。 乘坐在前往廬州的高鐵,時速達到了380km/h。 “江董,樓向晚前幾天過總部來匯報了碳基芯片的生產情況,他說目前碳納米管的產量有些受限,半導體的產能是已經達到了頂峰,但都是在等碳納米材料。他建議,是不是在洪州專門建一個碳納米材料工廠。” 江成聽了之后,“這個可以啊,其實除了碳納米管,也要繼續優化我當初提出的幾個制備工藝,制備碳納米纖維,多孔碳納米材料、碳納米涂層這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