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是什么形狀, (babalabengbeng) ……” 當歌曲唱到最后這段三重唱。 沒有爆炸的節奏! 沒有低俗的謾罵! 更沒有激動的嘶吼! 聽雨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了說唱。 他用華語描述戰爭殘酷,用古典說唱征服觀眾。 這一刻,他就是舞臺最閃亮的存在! “天真在這條路上, 跌跌撞撞,她被芒草割傷……” 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 舞臺上的大屏幕中,出現一段手寫的俄語。 “Янадеюсь,чтоmирполонmир,янадеюсь,ия лю6люнароднавсегда”(愿人間再無戰事, 愿至親至愛永不分離) 除了俄語,還有各國語言的翻譯。 當觀眾看清這段文字之后。 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盡情的歡呼起來! 在全場觀眾的目光中,他緩緩放下雙手,然后從凳子上起身。 他就這么靜靜的看著現場揮舞著雙手的觀眾,聽著如雷鳴般的掌聲。 他知道,這些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并不是給他的。 而是給那歌曲中,被戰爭波及之后的那些無辜的孩子,還有那些家破人亡絕望的人。 在其他制作人都用戰爭的激烈,來調動觀眾的荷爾蒙時,這首《止戰之殤》無疑是背道而馳。 正因為背道而馳,也讓這首歌的立意比其他的歌曲高了不少。 “這就是我們華國人對于歌曲一直追尋的立意!!” “真可惜這些老外不懂華語,不然他們的反應恐怕會強烈十倍!!” “我們的歌曲不僅在詞曲搭配,更加追求歌曲中的精神!” “聽雨他在和平的華國,卻已經站在反戰的立意上,他是當之無愧的華語樂壇第一人!” “聽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