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前,縣里分兩處服徭役的地方。 一處是家里掏不出來銀錢,只能輪到誰家,誰家就派人真來干活。 但這些普通百姓干的活計,相比較有錢人家雇來頂替的要輕松一點。 官吏們考慮到,畢竟是免費干活,一旦出人命麻煩多。 另一處就是許家兄弟所在的位置。 管理他們的是莊主兒子和那些小官吏。 這些小吏靠中間差價,收富人五兩發給下面三兩銀,再孝敬孝敬上面,對下面干活人的口糧收緊一些,一年到頭能撈不少油水。 而既然是花錢雇來的人,他們認為你收錢就要賣命,那指定臟活累活是要分給這部分人的。 可即便這般,也給許家兄弟羨慕到了。 住城里真好,他們鄉下人服徭役并不在家附近。 這要是能在家附近,才不會像城里人這么不會過日子還雇個人。 他們鄉下人服徭役,通常要走出很遠蹲在一個山坳坳里挖礦挖煤。聽老輩人說,有那么幾年還會被派去修城墻和建墳墓,一走就是一兩年。 所以花三兩銀錢雇人只干一個多月,一個月還有這么多錢,這事兒在許家兄弟倆眼中既是新鮮的,又認為這事兒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畢竟以后想再來縣里找活干,里正叔不一定會給他們開路引。 當聽到莊主兒子詢問即將要到期的雇工們:“還有想繼續干的沒?下個月可漲錢,再漲二錢銀”時,許家兄弟就動心了。 漲錢是因為下暴雨,清理竇渠活變重還很危險。 許有銀攛掇他二哥:“二哥,漲錢了,你聽著心里刺撓不?我刺撓了,要不我們再干一個月吧。只要再干一個月就是小六兩半,再加上之前的六兩,你算算這都多少了?咱家那房蓋起來才花多少錢?這些年家里攏共才攢多少?把欠奶那二兩銀還給她,我們家明年搞好了就能添兩畝肥地。” 為肥地留下吧。 現在災害年,田地價賤,要是運氣好碰到賣地的,真能用十多兩銀錢買兩畝。 許有糧蹲在棚子里也尋思著: 家里存的柴垛夠一冬燒的,后園子那點農活,他媳婦就能幫娘干完。 那他們哥幾個回去干啥呀?還浪費糧食。 至于娘惦記,讓老三回去。 老三背木頭太辛苦,必須回去好好養養歇歇,正好把他們今日就要到期的工錢帶回去。 “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