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啥活呀?”已經給于芹娘換了輕省活。 里正媳婦心想:再換就要把她換掉了。 劉里正對老妻小聲說了幾句,里正媳婦很意外地“啊?”了一聲,那能行嗎? “讓你去就去,別人那里我去打招呼?!? 里正媳婦離開后,劉老柱的大兒子才重新回到堂屋坐在他爹旁邊。 有些話,他弟弟心眼實不能讓知道。 他娘心腸軟,更是聽不得,必須等這倆人不在場才能談。 “爹,您忘了寬甸子村的事了嗎?” 劉老柱端酒盅的手當即一頓。 寬甸子村里正家和他家目前差不多的情況。 那個村里以前有位出名穩婆,當初他二孫就是那位穩婆給接生的。 不過壞也壞在手藝太好,前些年曾被人請去縣里幫忙接生,更壞在她還識得她們村里正家的兒子名。 按理看見應該裝一輩子瞎,將心里秘密也確實藏了數年。結果不知因何,可能這兩年光景太孬,生孩子的少,還可能那婆子家里遇事急用錢,總之想出昏招,想必去她們村里正家訛了幾句。 去年在老松林的山坡下面發現一家四口尸體。 那婆子,獨子兒媳連同孫子全沒了,說是翻車摔在大石頭上。 這種事,鎮里仵作和衙役驗完走個形式,村民們也只唏噓一段日子就完事兒。但他們幾位,當年都是各種想招保過自家兒子女婿的里正,卻是心里有數的。 哪有那么多巧合,他們幾個不過是老大不說老二心照不宣而已。 “爹,我剛才左思右想覺得必要時,咱們是不是也……”劉里正的大兒子做個抹脖子動作。 “胡鬧!” “這咋是胡鬧,爹,您就是心腸太軟,那些里正哪個手里沒幾條人命。您可倒好,誰家真揭不開鍋,有時還抹不開臉會接濟一二。是,鄉里鄉親的,不能眼瞅餓死幫點沒啥,可老許家這情況,用您的話講就不是接濟一二的事兒。哪日真露餡兒,先不說掉不掉腦袋,就我叔我姑,咱家那一大幫親戚,包括我姥姥家全恨咱也夠喝一壺?!? 到時候他娘會連娘家都回不去。 劉老柱滿臉愁容道:“我不是心軟,你這孩子想事從不深琢磨。咋就不尋思尋思,那趙大山被調來干的是捕頭,他但得干點別的,哪怕是再大的官,我也不怵。” 再大的官也沒法從縣衙調來陣亡文書,這就叫縣官不如現管。 劉老柱甚至慶幸寬甸子村死四人是去年的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