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烈士紀念堂里,杜嚴就這么靜靜地站立在3名烈士的事跡墻前,看著中間那一張剛毅的臉龐,無聲地落淚。 沒有哭聲,沒有抽泣。 只有淚水靜靜地劃過他這張同樣剛毅,卻略顯稚嫩的臉龐。 那一年,他才9歲。 那一年,他才上小學三年級。 那一個悶熱無比、暴雨將至的下午,當他看到媽媽面色煞白地癱軟在地、嚎啕大哭的時候,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當越來越多的親朋好友、不認識的叔叔阿姨、穿著軍裝的士兵來到他家里的時候。 杜嚴這才知道。 原來他在那一天,永遠地失去了爸爸。 “我沒有爸爸了!” 他那一聲聲音稚嫩的哭喊,碎了多少在場大人們的心。 杜嚴小時候,其實不喜歡爸爸。 因為他們總是聚少離多。 他看著媽媽每天辛勤的操勞,總是想著爸爸為什么不回來幫媽媽。 媽媽從來沒有在他的面前說過爸爸一句不好。 她總是告訴杜嚴,爸爸是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他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守護著千千萬萬個像杜嚴這樣的小朋友。 在杜嚴的印象里,爸爸也不像其他小朋友的爸爸那樣,會給他買這樣那樣的玩具。 小的時候,他非常的不理解。 為此,他甚至出現了貪玩和叛逆的心理。 但隨著爸爸的離開,隨著他慢慢地了解了爸爸的過去,杜嚴便漸漸地開始理解爸爸。 并且最終萌生了繼承父親的遺志、參軍入伍的念頭。 他想要像爸爸一樣,守護著媽媽,守護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片土地上值得守護的人民。 許杰的目光,一直沒有遠離杜嚴。 當他看到杜嚴站在那里淚如雨下的時候,許杰終于明白了今天的杜嚴為什么跟往常很不一樣。 他看了一眼墻壁上的事跡介紹。 杜守華(1980-2014),男,華省中南市人,上尉軍銜,原中部戰區某旅副營。 在“7*20特大洪水”救援搶險工作中,接到上級命令之后,杜守華身先士卒,先后從滔天的洪水中救出被困群眾24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