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挽救兩名被困在樓房頂部的群眾時,肆虐的洪水沖垮了房屋。 杜守華用盡自身的力氣,將兩名群眾推上了救生艇。 他自己卻被洪水卷走,壯烈犧牲…… 許杰沉默了。 從名字、年齡,他可以輕易地推斷出,這位為了挽救人民群眾于滔天洪水而壯烈犧牲的烈士杜守華,應該就是杜嚴的父親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學生杜嚴,竟然是烈士之后! 杜守華犧牲的時候,才34歲。 上尉軍銜、副營職,都彰顯著他的未來還大有可為。 但是在面對肆虐的洪水時,作為軍人,作為人民子弟兵,他沒有退縮。 戰至最后一刻,直到被洪水卷走,壯烈犧牲。 他犧牲的時候,杜嚴才9歲。 一個9歲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親。 許杰無法想象,當初他那幼小的心靈得遭受多么大的打擊? 9歲的孩子,已經不是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蒙童。 他們已經開始漸漸地形成自己的思想了。 在這樣的關鍵時候,發生如此悲劇的事情。 許杰只覺得,自己的學生杜嚴沒有因此性情大變,已經是殊為不易。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竟然有了追尋自己父親腳步的想法,想要參軍入伍。 不是所有人處在杜嚴的位置上,都會跟他一樣做出這樣的選擇的。 這一點毫無疑問。 貪生怕死,是人類的天性。 但有些人,卻能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昂首闊步、一往無前。 許杰看了看烈士紀念堂里陳列著的那一張張照片。 有的已經老舊模糊,有的依然嶄新如一。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不正是有著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前赴后繼,才造就了人類文明史上的這一傳奇? 許杰走到杜嚴的身邊,輕聲地安慰。 “他就像一座燈塔,為你照亮了前路。” “我相信,他會以你為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