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敵人本就沒有想殺他們,只是要挾她讓步,讓她表現出軟弱無能,公私不分,假公濟私。 所以當她配合的一一步步退讓,關在天牢的家人,也就被放了出來。 罷官去爵,圈養在府邸中。 在敵人看來,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他們是一步很好的閑棋,可以利用他們的怨恨與不滿,拉攏他們,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他們來害她。 楊明月卻是按捺住殺心,等待敵人下一步行動。 如今已經萬事俱備,就差登高一呼了。 而這一登高,也就是敵人暴露的時候,畢竟這諸般算計,不可能是要把皇位讓給旁人。 …… 春祭大典轉眼就到,而流言也起來了,說是楊明月德行不足坐穩帝位,會禍國殃民,去年的收成就不好,今年的收成會更不好。 楊明月聽聞后也是無語了,因為根本沒人說得準全天下的收成怎么樣,因為皇朝的農田早就沒農稅了。 皇家買了大量的土地,有的是糧食,邊關將士的糧食也又皇家在外域的礦山提供。 金銀銅礦,造船,鹽鐵稅,市舶交易稅等,每年都有巨額收入充實國庫。 會信這種事情的,也只有傻子了。 但謊言說多了,就成真的了,謊言聽多了,也就成傻子了。 這年頭,什么都不多,閑人多。 傳來傳去,傻子越來越多。 浩然正氣堂也冒出很多傻子,讓還清醒的成員很頭痛。 他們沒意識到背后的問題,只是苦口婆心的勸說,結果并沒有喚醒多少傻子——都是死硬派,先入為主,死不悔改,就是不反思。 春祭大典倒是沒有被破壞,但許多人都在抗議,似乎半個皇朝都淪陷了。 整個天下都滿是風雨,似乎已經風雨飄搖,搖搖要墜了。 而朝堂上終于有人提議,是不是設立攝政王之類。 因為施行內閣三公六部決議,皇帝只能提議和否決,沒有決策權。 三公自罰禁足呢,六部扯皮的的時候,沒人能制止,太耽誤事情了。 這提議得到很多朝臣同意,人選也呼之欲出,果然是那個圣王楊盛。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