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明月沒有反對,好奇他的命數。 而當圣王楊盛作為攝政王入朝,站隊和對不從者的清洗,也就在暗中正式開始了。 不僅僅是朝堂,更多是在江湖。 浩然正氣堂分化,武林便是重點。 掌握的宗師多,身邊的無上宗師多,最后就能用拳頭去強行改朝換代,不同意也得同意。 …… 打劫,仇殺,由外域逐漸波及中原,幫派廝殺逐漸演變成幾千人幾萬人的大戰。 各地的廝殺,不但讓武林人士死傷無數,也禍及路過的商隊和周圍的百姓。 說楊明月不好的人,越來越多了。 一些不穩的外域也開始不安份,而很快有證據表明,他們要起兵,還要聯合起來攻打皇朝。 趁著皇朝到處是大規模的武林紛爭,趁著有楊明月這個少不更事,壓不住陣腳的年輕皇帝。 此言直接在朝堂上說了出來,當即點燃了許多人的怒火。 無論怎么樣,楊明月都是他們的君,君辱臣死,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 楊明月否決了請戰,一次兩次三次。 事情鬧得滿城風雨,有許多德高望重之宿老,加上許多官員一起聯名上奏給內閣,不能讓皇帝這么任性下去。 皇帝一次次否決,什么時候是個頭? 六部和攝政王商議,決定順從民意,上表皇帝,繞過皇帝的許可,堅決與外域開戰。 期間一切軍政,由內閣決議。 楊明月至此成了深宮中的孤家寡人,但失去權勢的同時,心境卻更向上進了一大步。 對于楊玲瓏所言,絕世武力有了更多體會。 …… 圣王志得意滿,想著平定天下,然后可以讓天下歸心,迫使楊明月行禪讓之禮。 但五十萬大軍乘船出征后,在海上失蹤,音訊全無,讓他如墜冰洞,整個人都凍醒了。 他在算計楊明月,有人在算計他。 五十萬將士的大坑,他怎么填得上? 這鍋,他得背一輩子。 換句話說,他這輩子都別想登基稱帝了。 不不,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孤注一擲。 趁軍報還沒有泄露之前,聯合六部繼續派兵,派大軍把所有一切都抹平了! …… 五十萬大軍被滅,六部也不想擔責任,也想將功折罪,于是一致通過,決定壓下軍報,繼續增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