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年因為溱帝習有截教功法,引導因果,一個沒入門的闡教弟子去刺殺溱帝。 后來他入了劉挷麾下,助劉挷奪取天下,最終打敗了項祤。 雖然因果糾纏,他最后沒有修得長生,但去了地府以后,還是由于功德而上天成了天人,將來會是闡教弟子。 這因果牽連深廣,也算是佛門大興的天數之一部分,畢竟是道門內斗,此消彼長嘛。 另一方面,這也是儒門逐漸代替道門的天數,因為人間的帝王越發道德不起來了。 為了爭權奪勢,為了保住權勢,絕大多天子都當不成君子了。 因果糾纏,不可能過120歲大限,更不可能長生。 教化天下之道,這重擔,由道門轉移到儒門。 道門仍在,但道無為,不做也就沒有人知道,也就不被人看到,順其自然的隱于世間。 至于什么時候消失,那就天知道了。 也許幾千年吧,道門雖然還在天地間,但卻會變成傳說。 道,無為! …… 戰火燒了二十多年,姬氏那邊雖然被滅了幾個國,但并沒被打垮,劉氏這邊也還活著,但民生困頓。 劉皇帝也老了,這才幡然醒悟,那都是身外之物,苦的是雙方的百姓,死的是一個個生命。 雙方停戰,但并沒有談和,仇太深了,根本沒有談的余地。 (凌海國歷468年)劉皇帝到不周山城找山崎問道,山崎告訴他,他因果太多,不可能長生,哪怕假死退位,也不可能長生。 這大約是受了打擊,越加貪權怕死,回去以后亂政,殘殺大臣,連兒子都誅殺,認為他謀反。 以至于死后,頂替他位子的新帝只有七歲。 一個七歲的孩子當皇帝,那是多么的難熬啊。 以至于他二十一歲就早早的病死了,大約是不想留在這個冷酷的世界。 劉氏又一個新帝被權臣扶上了帝位,但又因為失禮儀,無能力而被權臣所廢,只當了二十七天的皇帝。 稍后,權臣又扶上了一個新皇帝。 儒道的弊端盡顯無遺,但皇朝內部已沒辦法扭轉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