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年底分紅的時候,平均下來。 每個工分價值一毛五分,總體來講就是,村民的平均收入翻了十倍不止。 唯一讓他們有些不爽的是,外面不少眼紅心毒的,竟然給他們黃家村取了個廁紙村的外號,哎呀,氣死個人了。 為了這事,村民在外面沒少打架。 可也沒轍,總不能見一個打一個。 把人家嘴都縫上。 不少人真真是直到拿到分紅,心里的郁悶才稍微少一些,被人說就被人說吧,至少年底收入是真金白銀到手了。 第二年年初一開始,村長便把全村都召集過來開了個會,一是向大家介紹了一下李慧,表示村里造紙作坊能夠成功,主要靠的就是李慧提供的好技術。 并表示以后村里的工坊只要運營一天,李慧就能拿到兩人份的滿工分,除非哪天她離開村子,或者工坊關門了。 二就是表示李慧還提供了一門制造香皂的技術,她可以提供核心的香料。 問大家支不支持再辦個香皂工坊。 就是可能要把去年造紙工坊結余沒有分給大家的那些錢拿出來做投資,購買油料以及榨油設備,火堿原料等等。 對此村民當然是沒意見的,畢竟他們已經嘗到了造紙工坊帶來的好處,一個造紙工坊,就讓他們收入大增了,要是再多個香皂廠還得了,今年年底工分還不得價值兩毛三毛,真想想都激動。 所以這一議題,可謂是毫無困難的直接通過,緊接著便是村長去忙碌聯(lián)系人,申請,購買大豆之類的油料作物。 以及李慧作為技術指導,開始安排榨油,人工簡單脫臭,并且把她搬運進古代的那一套榨油設備當中的脫臭分餾設備單獨拆分出來,謊稱是她家人寄過來的,搬到村里,進行全面脫臭分餾。 然后進行皂化,以及用皂化之后得到的其他附屬產物,制造簡易護膚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