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一個多月后,第一批紙就造好了。 當然不是古法那種少則四個月,多則需要半年的精品紙張,而是用了些近現代工藝,屬于半古法半工業的紙,雖然品質一般,但是正常使用絕對夠了。 不過這時候還不能賣。 因為他們此時,其實既沒有生產資格,也沒有售賣資格,村長出于擔心不能制造成功,所以壓根沒去公社申請。 所以這一批紙只能村里人自己用。 得等村長搞定程序再提銷售的事。 但村民倒也沒啥不開心的,因為每家都分了不少,而且多數都是廁紙,這年頭廁紙也是要花錢買的,但凡需要花錢買的東西,就沒有不好的,就沒有不珍貴的,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拿幾疊廁紙走親戚啥,那也是一丁點都不寒磣。 所以即便多干了不少活,并且目前一分錢還沒分到,但拿到廁紙的村民依舊很滿意,有的甚至都沒舍得自己用。 而是偷偷去黑市跟人換了東西。 再然后當然就是按部就班的完成申請,黃家村村辦造紙廠正式建成,并且在仔細考察了下市場之后,決定不跟李家村那邊競爭,少生產竹紙草紙,主要多產廁紙,因為李家村那邊不產廁紙。 雙方互補,也免得兩邊鬧矛盾。 不過村辦作坊依舊沒有工資,整個村里的村民輪流進作坊干活,做一天算一天工分,回頭賺來的錢,要在年底平攤進所有的工分當中,進行發放分紅。 這些大家都能理解。 因此自然沒什么異議。 至于廁紙的銷量,那當然就更不用說了,李慧提供的技術明顯要比現在的普通廁紙制造工藝先進很多,即便缺乏先進工業設備,但用她提供的技術,制造出來的廁紙還是要比現在的廁紙好上很多,無論是堅韌程度,還是柔軟度。 價格上一疊還便宜了一兩分。 銷量自然不可能差。 不到半年時間,他們村的村作坊就成了附近幾個縣鎮最大的廁紙供應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