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原來大豆油還有這么個歷史,難怪我小時候好像就沒看家里吃過多少大豆油,照這么說的話,那應該沒問題。 造紙屬于村里就有原材料。 完全可以直接開始。 制造香皂和利用香皂的副產品制作護膚品要稍微麻煩點,但只要讓村長看到利益,他應該能把原材料搞定吧,實在搞定不了的話,我那邊除了有上萬噸食用油之外,好像還有幾千噸的皂基。 大概也許能用上一段時間。 村集體作坊,也就適合做這些輕工業產品了,重工業,就算我有全套的煉鋼設備,也沒有借口和理由拿出來啊! 那就這樣吧……” 仔細思慮了一番后,李慧便覺得曲潔的提議沒有毛病,可以進行,并且當天下午就一直待在家里查找資料,然后傍晚便把資料整理出來,抄寫了一份。 帶著資料和黃老太一起找村長。 經歷了查看資料,細節商討等各方面流程之后,村長那邊還是決定稍微謹慎一點,先造紙,畢竟他們村就有造紙的大部分原材料,要買的東西很少,總體來講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即便造出來賣不掉,他們村里人也能夠自己使用。 如果造紙賺了,有了收益。 再嘗試造肥皂也不遲。 隨著計劃敲定,村長很快就開始安排村民按照流程砍竹子,收集枯枝秸稈之類的東西,按不同紙張的制造工藝分別制造竹紙草紙,以及上廁所用的紙。 前兩種紙可以書寫,后一種紙可以上廁所,都不算好,更算不上精品,但是正常使用沒問題,這年頭大家都比較窮,不用太好的東西,物美價廉才好。 而在村里忙著造紙的時候。 那些知青但凡有些遠見,并且從家里拿不到多少物資的,基本都已經看清局面,知道短期內他們能撐下去,但長此以往,入不敷出,最后恐怕得餓死。 所以最終還是有知青妥協,愿意上工干活,并且從開始很不適應,干半天活就累的要死,從而逐漸的適應生活。 當然了,有妥協的就有不妥協的。 不妥協的倒也不至于真把自己給餓死,主要是靠家里還能支撐的下去,還有的則是已經開始聯系父母,希望他們能夠想辦法把自己弄回去,但是不管怎么說,至少沒人搞出違法犯罪的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