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尤鳳英轉頭看侄女,對哦! 她被女兒的高考都搞得分不出神來了,侄女種的這個甜蘿卜,難不成就賣去江縣賓館啦? 被兩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尤語只能點點頭,噓了一聲,指了指桌上的菜。 母女倆被這消息震驚得,啥菜都沒吃出個滋味來...... 吃完席,尤鳳英硬要拉著爹媽和侄女去她家坐一坐。 “你小姑父跟著領導出差去了,家里也沒旁人,咱們幾個好好擺哈龍門陣......” 一年半載的兩位老人都很少去趟女兒家,一拉一勸也就跟著去了。 尤鳳英家住在縣城的小南門街,公婆帶了存款和退休金,十幾年前就跟著小叔子一家在峨市生活。 只把面積不大,住過三代人的祖宅給分給了她家。 十年前,老宅這片還不是商業性質的街道,純純的民居房。 挨挨擠擠的住了,兩百多家老縣城居民。 房屋與房屋之間的距離,有些窄得人得側著身體才能過。 九十年代初,貧民窟里出現了一位建筑大佬。 在他的設計和影響下,整條街的坊鄰居都同意,扒了老宅修成樣式統一的自建房。 除了修樓,還留出了一條三米寬的小南門街。 小嬢家的自建房在小南街街頭的位置,有三層。 每層樓面積不到五十個平方,底樓租給了一家紙扎鋪子。 小南門街很特別,是一條香火街,不做活人買賣。 縣城其他主干道上的街鋪,換了不知道多少茬老板了。 也就小南門街的生意,從開張到現在都很穩定。 清明節或過年前后,那簡直是人山人海,三米寬的街道經常擠得水泄不通。 “妹兒,內么多花圈,你不害怕啊?”尤語的膽子雖然不小,可看到小嬢家的商鋪里,碼放了數百朵花圈,還是瘆得慌。 柯書敏憨憨的笑著,不以為然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