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到趙策再去上學(xué)的時候。 村里人的熱情,還沒有消散。 坐在牛車上的時候,一行人一路上都是吱吱喳喳個不停。 到了城里,也基本都是流傳著趙策的傳說。 趙策一出現(xiàn)在課室,更是立刻就引起了轟動。 “趙策來了!” “趙策,你那詩會上的詩,我去醉軒樓拜讀了一番,實在是寫的太好了!” 中秋詩會那天的,得了一個甲以上的詩會,都在張貼在醉軒樓的一面墻上。 以方便那些來樓里吃飯的人觀賞。 趙策的那首詩,直接被貼在了中間最醒目的位置,就算是想忽視都忽視不了。 這短短的一天,趙策的那首詩,城里的讀書人們基本都會背了。 趙策謙虛的說道:“我讀書的時日也不長,這次也只是僥幸罷了。” 原主十四歲開蒙的時候就算晚了。 后來父母去世,守孝的那兩年,也沒能去讀書。 最近讀的那一年,更是什么都沒學(xué)到。 能在眾人面前出彩的,除了趙策穿越過來這一段時間利用好記性硬硬背下來的東西,就是抄一些前人留下來的好東西了。 所以趙策說的,其實還真是實話。 只是這些同窗聽了之后,就覺得他未免太過謙虛了。 這詩都作成這樣了,還能讓你這么謙虛? 大家笑道:“趙策你這人,不厚道!” “趕緊同我們分享一下,怎么樣作詩才能作成你這般好?” 他說完,突然聽到教室一下子寂靜了下來。 這學(xué)生有些奇怪的抬起頭,就看到他們的夫子李秀才正站在講臺上,面無表情的看著他。 這學(xué)生心中“咯噔”了一下,下意識行禮道:“夫子好。” 李秀才揮揮手,說:“坐回去。” 這學(xué)生趕緊回去座位坐好,一屋子的人,都正襟危坐,大氣不敢出一聲。 李秀才掃視了一遍眾人,又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座位上,正不慌不忙把自己文具擺出來的趙策,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那點神情,很快便換上了嚴(yán)肅的一面。 李秀才說道:“平日大家私下里怎么樣,我是不管的。” “但是,上了課堂,就需要擺出相應(yīng)的態(tài)度來。” “日后不許再在課堂上,嬉笑打鬧。” 眾學(xué)生看著他的臉色,認(rèn)真的點了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