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師兄哈哈一笑:“當然是好事啦,寧兵衛。” “什么好事?”寧兵衛微微感到詫異。 大師兄稍稍收起笑容,鄭重道:“師父知道阿姨的身體狀況不好,后續還需要一筆很大的愈后費用,所以給你找到了一個賺錢的路子。” 寧兵衛眉頭一皺,有些遲疑道:“什么路子?如果是犯法的事情,我不會做的。”他并不是害怕法律,而且害怕成為亡命之徒后,家人得不到照顧。 “當然不是。”大師兄連連擺手:“師父說,要你去挑戰一個人。” “挑戰?” 寧兵衛眼神晦暗不明,他六歲加入“念流”習練劍道,十五歲便出山挑戰,此后一路連勝,經四百余戰,挑了扶桑國各大劍道名門。到三十二歲時,已經打遍扶桑無敵手,若非因為年紀太輕,早就獲得了“劍圣”稱號。 “念流”在扶桑,也非籍籍無名的劍道門派。但因為寧兵衛的橫空出世,“念流”獲得了極大的聲望,從一眾劍道宗門之中脫穎而出,隱隱有成扶桑第一劍道名門之勢。 傳說“念流”的創始人,是一位叫念阿彌慈恩的和尚。 念阿彌慈恩五歲時,父親被友人所殺,得乳母相救,七歲時被送至游行寺,得游行上人收為弟子,僧名為念阿彌。 念阿彌一心想為父報仇,對于佛法從不著眼,反而執著于兵法劍術的修行。后來得一位異人傳授劍法妙技,到十六歲又得榮裕僧傳授秘傳劍法,十八歲終于于苦修中終得劍之奧義,劍法修行漸趨圓滿。 此后,念阿彌又以雙腳丈量扶桑,作劍法修行。直至返抵故鄉,手刃仇人。這才再度身入禪門,改名慈恩,繼續劍術修行,被成為扶桑劍術之祖。 細數扶桑國歷來諸多劍圣,念阿彌慈恩是最不顯山漏水的一位,但也同樣是最強的一位。因為他已經修至了劍術最高境界——“劍心通明”。 而且念流的劍術理念有些類似華夏的內家拳,講究以靜制動,后發制人,一擊必殺。 念阿彌慈恩在時,“念流”可謂風光無兩,但自他以后,便越發衰落,到現代只能算作扶桑諸多小劍宗門之一。 直到有一天,一對夫婦將一個名叫“寧兵衛”的小孩送入“念流”拜師,學習劍道,“念流”一脈的命運便自此改寫。 歷數寧兵衛的成長經歷,除了沒有殺父之仇外,幾乎就是念阿彌慈恩的翻版。也是游歷天下,劍道大成。 至于“劍心通明”之境,更是自念阿彌慈恩之后,扶桑劍道七百年,第二個修到如此境界的人。 按說這樣一位當世劍圣,應當是各個豪門的坐上貴賓,可是寧兵衛偏偏生了一幅嫉惡如仇的心腸,見不得豪門虛偽的嘴臉,便被扶桑上流社會所厭棄。 以至于父親去世,母親因病住院,欠了一大筆外債后,居然要靠替人打漁才能維持生計。 說實話,對于他這種武人,都有著自己的驕傲,并不是誰能夠輕易指使,哪怕是師父也不行,所以對于大師兄的提議,他本能地想要拒絕。 可在開口的一瞬間,寧兵衛不由想到躺在病床上的母親,還有年幼的妹妹,話到嘴邊便又吞了下去。 往日他是戰無不勝,志得意滿的扶桑無冕劍圣。但是回來才短短幾個月,他就快被沉重的債務壓斷了腰。 像他這種高人,只需張張嘴,自然有大把的人奉上鈔票,可是為了所謂武士的品格,卻只能陷于清貧之內,無計可施。果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但是現在師父只是讓他憑手中劍挑戰一位高手,似乎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何況母親需要更多營養費…… “師父要我挑戰誰?”寧兵衛捏緊了手中已經被雨水打濕的鈔票,不動聲色的問道。 “是一個叫王一的人。” “王一……”寧兵衛輕輕念了一句,皺眉問道:“華夏人?” “沒錯……”大師兄點點頭,隨后又有些遲疑道:“其實寧兵衛你不愿意去也沒什么的,阿姨如果還差錢,我可以借給你,畢竟她更需要人照顧,華夏還是太遠了……” “我去!” “呃……什么?”大師兄一愣,腦子沒轉過來。 “大師兄已經幫過我很多了。”寧兵衛搖搖頭,轉頭望向遠方,眼中閃過一抹異彩:“可那是華夏,天下武道極盛之地,我也很想見識呢!”他轉過頭,似乎又變成了扶桑那位無敵劍客,淡淡問道:“師父有說報酬是多少嗎?” 大師兄被其氣勢所駭,咽了口唾沫,吞吞吐吐道:“三……三億円,可以先付一億円。” “很多呢,看來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 寧兵衛嘴角一翹,眼里閃過興奮之色,徑直離開了加油站。 大師兄抬手要喊,對方的聲音卻先傳來:“那就叫師父把錢備好,我一個月后來取……” 花枝子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背影,聽著對方無比自信的語言,眼中頓時異彩漣漣。 ………… “歐尼醬!” “晴子……” 寧兵衛揉了揉眼前嬌俏小女孩的頭發,看著對方身上洗的發白的外套,眼里閃過一絲愧疚。他把魚遞過去道:“我帶了魚回來,我們晚上喝魚湯。” “太好了!”晴子眼前一亮,捧著魚開心地去了廚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