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科舉之道-《唐朝最佳閑王》
第(1/3)頁
馬周,清河茌平人,年少時成為孤兒,家境貧寒,但喜好學習,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為州里尊敬,武德年間,馬周授任博州助教,后離職游蕩長安。
而在這一時期內,李元吉則是恰巧遇到了正在長安游蕩的馬周,并將其納入麾下。
其實馬周本來是打算到常何府中寄居的,但一個是常何,一個是齊王,兩個人的起點就不同,雖然齊王身份尷尬,處境也十分危險,可馬周卻并不在意這些。
只有一些極度的勢利眼,才會去在意一時的得與失。
李元吉雖是落魄王爺,但終究還是位親王,況且齊王在太平坊大興土木,經過一番交涉之后,饒是放浪不羈的馬周也大為折服,待在這樣一個人身邊,馬周并不覺得自己虧了。
相反,只要能夠安心的輔佐李元吉,做好應該做的事情,等待著他的,遠遠要比待在常何身邊更加輝煌。
殊不見,魏徵不也一樣被李世民給重用了嗎?
馬周沒有想到李元吉能爭取到科考,更沒有想到,李元吉竟會將科考交給自己去負責,雖然目前只是進行前期的準備,但負責科考這個事,還是很容易出政績的,自己能以非官身的身份參與進去,這對于以后的仕途也會有著不小的幫助。
“殿下,某已與吏部方面商議出結果,生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徒,二是鄉貢,統一報名時間為十一月,月末由各地舉辦一次考試,成績優異者獲得入京考試的資格,人員初定二百,正考初定于正月末或二月初,考試的科目跟以往相同,主要有常設課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馬周匯報著近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成果。
科舉考試對于大唐來說還很陌生,但又不是那么的陌生。
武德五年的時候曾舉行了大唐立國以來的第一次科考,如今是第二次,但考試的時間要算在貞觀元年。
立國十年舉辦兩次科考,這樣的頻率并不算高,所以大唐官員對于科考一事也較為生疏。
饒是有前車之鑒以及前隋時期的科考經驗,這幫人也必須要小心翼翼的去商議好每一個環節,而搞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也才剛剛確定生員,時間,科目,以及科目次序,考場等最基本的問題。
李元吉覺得有些無語,商議了這么長時間,就搞了這么點東西?全部都是依照前隋時期的科目以及制度,沒有一絲的改變。
科考是李世民強塞給自己的,但經過權衡利弊以后,李元吉基本上確定了要以科考這件事情為重點進行操作,可以說科考便是自己命運的真正轉折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云南省|
庄浪县|
洪江市|
阜阳市|
正安县|
宜宾县|
盘锦市|
黄冈市|
库尔勒市|
攀枝花市|
凤山县|
潮州市|
万源市|
吉木乃县|
普兰店市|
安丘市|
梧州市|
阿坝|
崇文区|
讷河市|
南丰县|
阳新县|
洪湖市|
洪洞县|
义乌市|
瓦房店市|
巴林左旗|
汪清县|
漯河市|
汽车|
安新县|
阿克|
嘉义市|
伊宁市|
泾源县|
哈巴河县|
元阳县|
云安县|
勃利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