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介入蝦夷-《八條物語》
第(1/3)頁
隨著上杉謙信、八條景定、上杉氏虎三人對幕府的相關政策進行革新以及新設了一些役職后,蝦夷地問題也隨之提上了日程。
早在正中二年(1325年),安東季長就曾擔任蝦夷沙汰的役職,開始經略蝦夷地。在享德三年(1454年)之時,下國安東家家督安東政季(安藤政季)被南部家擊敗后,就在蝦夷地的渡島半島南部分別設置了松前守護、上國守護、下國守護,以三守護體制來經營渡島半島南部沿海地區,意圖將蝦夷地經營成大后方,準備隨時渡海反攻陸奧的失地,但未能如愿。
由于上國守護家出身的松前季廣大肆與蝦夷地以及奧羽兩州的大名、國人領主進行聯姻。將以前與其平起平坐的蝦夷地大小領主進行家臣化,并強化與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才逐步削弱了下國安東家對蝦夷地的掌控。
不僅如此,松前季廣還準備了豐厚的禮物贈與阿依努人,又任命瀨田內的阿依努人哈希塔音(音譯,八シ夕イン)為上之國天河一帶西部地區的「尹」;任命志利內的喬克摩塔音(音譯,チコモ夕イン)為東部地區的「尹」,并制定了《夷狄之商舶往還之法度》。在法度中規定,松前家收取來往商人的稅金,并分與東西酋長(尹)一部分,稱之為「夷役」。
故而,奧羽兩州以及蝦夷地之人皆稱松前家「威勢越來越盛,不僅在周邊地方,聲名已達遠國」。
雖然下國安東家對于蝦夷地的掌控力度和軍事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但其作為政治影響力的「權威」仍在。使得松前季廣并不敢大意,若是想要松前家盡快自立門戶,不再繼續臣從下國安東家,就只能選擇與新生的上杉將軍家建立聯系,并獻上蝦夷地的特產,與上杉將軍家交好才行。
阿依努人同樺太島上的鄂羅克族、尼夫赫族,還有大陸上阿穆爾河沿岸的尼夫赫族、烏利奇族、赫哲族等通過山丹(阿穆爾河下游流域)貿易聯系起來。綿延一千二百公里的千島列島籠罩著濃霧,刮著大風,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航海難關。在這片土地上,阿依努人與北千島的千島阿尹努族、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族等互通貿易,甚至通婚。
貿易品有被稱為「軟黃金」的黑貂毛皮,在大明治下的蘇州織成、從阿穆爾河上游的德愣經樺太島運到扶桑本州島的蝦夷錦,千島列島的高價海獺皮,被用來制作弓箭的鄂霍次克海虎頭海凋的羽毛等。
阿依努人開展貿易活動時使用的是他們民族特有的板綴船。浮冰流動的鄂霍次克海,是盛產營養鹽和浮游生物的海洋。落葉松、櫟樹、白樺、榆樹等組成原始森林,這些大自然的恩惠滋養著阿依努族等北方各少數民族。
而這時的景定卻打算趁著松前季廣請求上杉將軍家頒下朱印狀獨占蝦夷貿易之際,將上杉將軍家的影響力迅速延伸至蝦夷地。
為此,深知蝦夷地經濟價值的景定特意上奏朝廷,請求將蝦夷地更名為北海道,并新設令制國渡島(原安東家所設松前、下國兩國)、后志(原安東家所設上國國)兩國。同時,還催促松前季廣盡快上交蝦夷地的地圖、戶籍等相關資料,并要求西蝦夷地酋長哈希塔音、東蝦夷地酋長喬克摩塔音前來東都江戶城覲見征夷大將軍上杉謙信以及世子上杉氏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浦城县|
城步|
武鸣县|
雷州市|
平阳县|
景谷|
鱼台县|
呼和浩特市|
吴江市|
洛浦县|
富阳市|
垫江县|
托里县|
四子王旗|
田阳县|
奎屯市|
宜黄县|
图们市|
虹口区|
禹城市|
高唐县|
河南省|
宜黄县|
扎兰屯市|
郎溪县|
沛县|
元氏县|
承德市|
车致|
贵南县|
龙陵县|
砀山县|
蕉岭县|
涞水县|
平定县|
德兴市|
高陵县|
平阴县|
阿瓦提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