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0章“楚王好細腰”-《歷代王朝更迭》


    第(3/3)頁

    楚靈王的蠻橫舉動令他喪失人心。大夫椒舉進諫,希望楚靈王可以以禮服人,并以夏桀會盟,有緡背叛;商紂會盟,東夷背叛;周幽會盟,戎狄背叛為先例,警示楚靈王,但楚靈王置若罔聞。子產面見左師,對楚靈王的行為十分鄙視,言楚靈王現出本性,驕縱難安,必將不壽。左師判定靈王不日將盡失人心,終將遭棄。

    楚靈王會集諸侯,耀武揚威仍覺意猶未盡,于是大舉進攻吳國,攻克了吳國城市朱方后,擒獲了自齊國逃難至此的慶封,并把他的族人全部殺光。椒舉再次勸阻靈王,讓他不要輕易殺慶封,說只有完美無缺的人,才具有殺戮他人的資格。慶封在國內胡作非為,如何可能在這里服服帖帖地引頸就戮?倘若他散布對陛下不利的謠言就麻煩了,楚靈王不從。

    楚靈王令慶封游街示眾,讓他邊走邊喊出自己的罪過。不料慶封大聲呼喝出了楚靈王當年奪嫡篡位的暴行,并力勸諸侯不要與楚國結盟。楚靈王驚懼之下立斬慶封。

    楚靈王繼續著自己的恣意妄為,帶領諸侯攻破賴國。賴國國君自縛雙手、口含玉璧、肉袒抬棺,來到楚軍帳下謝罪。楚靈王這次終于聽取了椒舉的建議,松綁、受璧、焚棺,以禮相待。隨后把許國人遷入賴國境內,留下斗尾龜和公子棄疾筑城,自己返回國都去了。

    不料同年七月,吳軍進犯楚國邊境,逼迫楚國分出人力物力加強守備,一時間楚十分被動。楚國自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在楚靈王四年、五年兩次對吳國大規模動兵,都因為吳國準備充分而遭到敗績,雖然還沒有對國力造成傷筋動骨般的致命打擊,但也使得本就入不敷出的國家又背負了額外的重擔。

    楚靈王伐吳不利,遂調轉矛頭,借陳國國室內亂的機會,插手陳國內政,派公子棄疾揮師東進,攻滅陳國。隨后在新拿下的土地上進行大規模的遷徙,使得數個地方的人民不得不放棄經營已久的生活而舉家搬遷,這些舉措對百姓物質生活和精神心靈造成的切膚之痛楚靈王當然不會有所感受。

    楚靈王十年(公元前531年),楚國又把目標定格在了蔡國身上。楚靈王以會盟為由,將蔡國國君騙到申地,設伏殺之。隨后,楚國大軍將蔡國圍了個水泄不通。晉國會集多國謀求救蔡,但諸國沒有出兵,晉國并沒有獨自對抗楚國的自信,只好遣使入楚,自然無功而返。楚國攻滅陳、蔡二國后,聲勢日漸浩大,楚靈王睥睨四方,儼然已有稱霸天下的意圖。

    楚靈王呼風喚雨無人敢違,要會盟就有人和他會盟,要攻伐就能夠攻伐,要筑城就筑城,如此下去無人約束,勢必人神共憤,命不久矣。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78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