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秦皇駕崩-《歷代王朝更迭》


    第(2/3)頁

    始皇平日殺人如麻,從不知愛惜二字,忽對趙高網開一面,罰俸半年了事。趙高既得活命,不思悔改,反恨蒙毅,幾欲設計陷害。怎奈蒙毅樹大根深,父祖皆為秦之大將,有不世之功;其兄蒙恬,更是深得始皇信任,竟將秦之大軍大半交其掌領。若不趁著始皇歸天,向蒙毅報仇,待扶蘇做了皇帝,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但要除去蒙毅,必得除去蒙恬,而蒙恬與扶蘇關系密切,若除蒙恬,必先除掉扶蘇,另立新君。若真的在我趙高手中立一新君,諒這新君也不敢不聽我的。可始皇有那么多兒子,立誰好呢?立胡亥,這不只因為我趙高教過胡亥,有師生之誼,且胡亥童心未泯,頭腦簡單,立他便于掌握。但要立胡亥為君,首先得征得胡亥本人同意。故而,這才找到胡亥,曉之利害。誰知胡亥不解其意,聽了他的挑唆,不以為動,反大理相責:“我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無遺命分封諸子,為子自應遵守,何待妄議!”

    趙高仗著與胡亥的特殊關系,直言駁道:“你錯了,方今天下大權,全在公子與高及丞相三人手中,愿公子不必墨守成規,須知人為我制,與我為人制大不相同,怎可錯過!”

    胡亥并不傻,豈能不知趙高之意,搖首說道:“廢兄立弟,便是不義;不奉父詔,便是不孝;自問無才,因人求榮,便是不能。三事統皆悖德,如若妄行,必致身殆國危,社稷且不恤食了!”

    聽了胡亥之言,趙高啞然失笑:“臣聞,湯武弒主,天下稱義;衛輒拒父,國人皆服,孔子且默許,不為不孝。從來行大事者,不顧小謹。若猶豫不決,必生后悔,愿公子斷然行之。”

    胡亥到底涉世不深,經趙高一勸,動了為尊之念。趙高一戰得勝,便掉頭去找李斯,搖動三寸不爛之舌,居然將李斯說動,同意篡改始皇遺詔,改立胡亥。趙高之所以說動李斯,不單單因為他健談,根子還在李斯,害怕立了扶蘇,扶蘇必重用蒙恬,反使自己失了丞相之位。趙高再戰又捷,還報胡亥,經過密謀,將始皇遺詔付之一炬,另書一詔,由胡亥遣一心腹,星夜送達扶蘇、蒙恬。詔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蒙恬,率將帥四十余萬以屯邊,數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疏,直言誹謗朕所為,以不得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恬與扶蘇居外,不能匡正,應為同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不得有違!扶蘇與蒙恬接詔,惶恐中不辨真假,自殺身亡。趙高自偽詔發出之后,說動李斯,將始皇駕崩之事秘而不宣。但因天氣炎熱,恐其尸發臭,移至辒辌車中,日夜趲行,越井陘,過九泉,徑抵咸陽。都中留守馮去疾等,出郊迎駕,由趙高傳旨,皇上疾重免朝,馮去疾等渾然不覺,擁著圣車,馳入咸陽。可巧胡亥心腹,從上郡歸來,報稱扶蘇、蒙恬自殺。

    胡亥、趙高、李斯三人,皆大喜,立馬將始皇駕崩之事公告于朝,并立胡亥為帝,號稱二世皇帝,以應始皇。

    胡亥、李斯、趙高篡改詔書,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順利。扶蘇死了,大臣們唯唯諾諾。胡亥很愜意,趙高很得意,李斯已經無意義了。似乎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但大秦,已經變了。

    《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三略》有言:“莫不貪強,鮮能守微。”

    祖龍已去,可他的帝國,也終將緊隨其后。因為,雷云過后,雨就不遠了。

    “一定要查出來。”紫衣七星袍的老者轉過臉,對臺上守衛的衛士命令道。

    許翼裝模作樣地將空調下調了幾個檔,顏蕭蕭忍住想笑的沖動,他也太……確實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許翼,沒想到你跟我表妹這么熟?”許翼尚未說完就被姜越冷漠地打斷。

    他仍然是四年前的模樣,一雙深邃睿智紫眸上戴著帶金框眼鏡,五官很深邃立體完美,身上所散著的氣質要比四年前內斂成熟許多,讓人無法忽視。

    早這么聽話多好,穆風發現靳光衍都能任自己驅使,心里那個滿足感和獲得感蹭蹭蹭上漲。這在以往簡直是想到不敢想的,穆風學習某人的傲嬌:我以為你會問蕭蕭呢,畢竟光衍同志啥時候低聲下氣過?

    直到坐到酒樓的座椅上,林蕭都保持著一副期望與懼怕交雜在一起神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