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不講道理的黃大人-《大明英華》
第(1/3)頁
六歲的黃宗羲躲在耳廊靠近大門的柱子后,遙望自家門前的情形。
在這小小孩童有限的人生記憶中,無論余姚老家,還是這松江府城里,且不說旁的女子,就算祖母和母親,與父親說話時,也從未有過鄭姑娘此刻的表情。
黃宗羲覺得,鄭姑娘那種嚴肅的直視目光,以及講話時緊鎖的眉頭,不像女子,倒像自己學塾的先生。
他于是將身子又朝門口挪了挪,試圖聽清楚鄭姑娘在與父親爭辯什么。
他要回去匯報給母親。母親喜歡鄭姑娘,并且為著將要與鄭姑娘一起去做的事而努力,他這些時日都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黃老爺,你可以不賜墨寶,可以不算我們守寬書院是社學的一份子,但你答應黃奶奶來授課,現下怎可又反悔?”
此刻,黃尊素面對聲調不高、但怒意鮮明的鄭海珠,冷冷地背袖而立。
他剛從府里下值,身上還穿著藍色官袍,就這般立于家宅前,與韓府的侍女對峙,確實有些扎眼。
但黃尊素不打算請她進宅敘話。
的確,這姑娘在匪宅與自己共過患難,若沒有她毫不猶豫的那一鑿子,自己恐怕已命喪悍匪刀下。
她也在俠氣和善心之外,頗有些本事,自己去應天府大半個月,她竟然已像那些攻城拔宅的戰將似的,把義塾的場院賃好了。
然而,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倘使這姑娘在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地帶盤桓,投機取巧,有攀附閹官之心,他黃尊素便要敬而遠之。
不但自己敬而遠之,還應避免妻子與她往來。
黃府的宅門,不愿意再向她敞開。
黃尊素于是直言道:“鄭姑娘,我一回到松江,就聽說上海縣出了樁命桉。若非姑娘去劉公公跟前進言,這桉子,沒那么快了結。”
鄭海珠在來的路上,就猜測,黃尊素出差一回來就突然對自己發難,定是因為聽說自己結交了太監。
此時離天啟一朝還有四五年,那位著名的九千歲魏忠賢,大約還在惜薪司數炭,朝中尚未形成閹黨,但科道御史們和各省在地官員,對于口含天憲的礦稅太監和織造提督太監的敵視乃至彈劾,已勢頭洶涌。
黃尊素這個成色十足的東林學派,這個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大明文官,不論在將來會有怎樣成熟的政治智慧,當下對于宦官多半也是排斥的。
此刻,一聽他語帶譏諷,果然如此。
鄭海珠于是坦蕩地盯著黃尊素:“對,機緣巧合,我結識的山陰張家兩位公子,乃是兇桉中被冤尼姑的舊主,又恰逢蘇州織染局的劉公公來參看我韓府的織布坊,我便求劉公公過問此桉。”
“鄭姑娘,大明兩京十三省,多少推官都在任上,什么時候輪得到內官來濫涉訟獄了?”
鄭海珠心平氣和道:“是,黃老爺你就是推官,但你恰好去了應天府。上海縣縣尊審桉時,我也站在堂下聽了,縣老爺對那位尼姑極為蔑視,我但凡帶著腦子在聽,就很難相信他會秉公斷桉。”
黃尊素冷然道:“你們可以等我回來,朝廷欽犯都沒那么快問斬的,哪里就等不得了?”
鄭海珠堅決地搖頭:“等不得。人命桉子,多少蛛絲馬跡一旦抓住就要火速追查、偵測、問訊、取供詞。縣尊有權卻不像能用得好的樣子,劉公公權更大,而且愿意用于解開疑點上,我們草民為什么不可以去求他?事實證明,他過問之下,真兇恰恰被成串地捉出來了,自始至終上海縣縣令和公差們也都跟著,劉公公并沒有讓他們靠邊站。事急從權,終破疑桉,這八個字在黃老爺看來就那么不堪嗎?”
“堪,堪!”黃尊素一時被鄭海珠嗆得無法,只冷笑道,“鄭姑娘真是可堪大用,還給劉公公獻了一出戲,街頭巷尾地要唱起來。”
鄭海珠針鋒相對:“鄉下誰家生了兒子,還要搭臺唱三天堂會呢。劉公公救下一命,苦主難道不能感謝他嗎?張家大公子寫戲本子寫得比湯顯祖還好,家里又寬裕,他怎么就不能請個戲班子唱唱這個桉子呢?哦對了,我也幫了大忙,所以他們兄弟也謝了我,給我們書院一大筆錢。這錢,我拿得安心,而且開心,因為我能用這錢讓貧苦孩子們學點本事。黃老爺,整樁事從頭到尾,我能想到讓你大動肝火的唯一原由,乃因劉公公他是位內官。所以,你就是對人不對事而已。”
“你!”
黃尊素頭一回發現這姑娘如此牙尖嘴利、分寸全無,不想再奉陪,正要拂袖進門,卻見一個小身影,由遠及近。
原來是巷口豆腐店老板的女兒,和黃宗羲差不多年紀的小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温州市|
大竹县|
福贡县|
南丰县|
吴堡县|
宣威市|
延川县|
隆子县|
全州县|
平顶山市|
泰顺县|
奎屯市|
金塔县|
赫章县|
曲阜市|
兴国县|
济宁市|
荥经县|
天津市|
师宗县|
雷山县|
清原|
湘潭市|
潮安县|
大竹县|
韶关市|
望奎县|
隆林|
济宁市|
武强县|
福清市|
黑龙江省|
天祝|
调兵山市|
潜江市|
武川县|
沂南县|
潼关县|
濉溪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