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車騎,你到底要干什么?”曹真勉強抬頭起來,皺著眉頭說道。 這一瞬間感覺一下要離家極遠,多年回不來好日子了,去并州而且是在徐臻麾下,日子肯定不好過。 現在看徐臻的樣子也不像是在開玩笑,恐怕是真的要把他帶去幽州。 豈能不著急,我也是聽令行事。 你怎么不把曹仁帶去幽州?! 我好欺負是吧? “當然,不干什么,帶你去揚名塞外?!? 徐臻表情正色的說道。 …… 十一月。 有三個消息送到了襄陽。 一個是徐臻到達許都,分別從九江、陳留以及廬江三處地方,募集了兩萬新兵而走,這還是愿意跟隨他去遠征邊境之地的。 不愿去的還有一萬,所以遺憾未能入營。 另外兩個人消息便是,曹真在帶部分新兵,依舊為都尉;以及青州密令已達成。 同時,不久就有另外的消息送到了蔡氏府邸之內。 蔡夫人和劉琮,乘舟時在江心船底被巨石刮破,風浪卷翻,找不到其尸首所在,飄向了青州之外的水域。 找是肯定找不到了,因為青州之外的不叫江河,那得稱之為海。 蔡瑁大哭了一夜,第二日繼續勤勉帶兵,不敢再有絲毫任性妄為。 也不再和境內其余士族結黨營私,只方自己是忠心耿耿于曹氏,從此不再去做任何令曹操反感之事。 而戰事停歇,暫且不好繼續進攻,這樣一來也沒了多少事,曹操在此時,打開了徐臻留給他的第一個錦囊。 按兵不動,廣積軍備。 “嗯,”曹操深以為然的點頭,“看來伯文的確是早已看懂這里的情勢,不可輕舉妄動,知道即便進攻也難有建樹?!? “按兵不動,廣積軍備,可以數年經營再戰,這是在勸我不要急于一時?!? 曹操深深地感慨一句,語氣之中頗有嘆意,“說來,有些慚愧,即便是我也是在失利之后,方才認定?!? “很正常,”郭嘉在一旁微微拱手,“伯文只是論斷,恰好對了而已,即便是他在,也要去打一次才能確信自己的布局?!? “嗯,我知道?!? 曹操當即點頭,這話他愛聽,徐伯文就算是親自來,也不至于能立刻判斷對局勢。 “只是,誰都想不到,伯文竟然又募集了兩萬兵馬,我想不通一點……” 郭嘉面露沉思之色,眉頭緊鎖思考著,不過曹操沒有立刻發問,因為兩人都有同樣的疑問。 片刻后,曹操嘆了口氣道:“他之前讓陳留、廬江、九江三郡養民不募兵,內治收流民,是否為了今日。” “不錯,在下也在思考此事,”郭嘉背起了手,深深的吸了口氣,“伯文行事,目光長遠,如此復雜的局勢,居然都是一路布局而來,總能拿到最多的利益?!? “此次錦囊,還是要聽從伯文之言,”郭嘉說到這,話鋒一轉,倒是開始規勸起曹操來,他們眼下也不是和徐臻爭奪什么的時候。 而且將曹真送去給他,本身就屬于試探,這試探的結果,便是徐臻又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選擇,沒有怪罪他什么。 甚至還給了兵馬統率,將曹真帶在身側,所以目光應該收回來了,不管他日后在并州和幽州如何,當務之急是拿下江東。 如此,普天之下的諸侯將再無任何人可以抵擋,大漢偉業便可再上臺階,從此不會再有任何諸侯能與主公爭鋒。 最重要的是,此次大勝回去,就可以進魏公了,第三次推舉魏公,開公國置百官,將曹氏兵馬全部轉為魏國兵馬,從此之后身份將會大不一樣。 一切都走得很是順遂,郭嘉已可看到三年內,輔佐主公完成偉業,此生便可真正名垂青史,生死無憾了。 不過曹操卻嘆了口氣,“這錦囊,是好計策?!? “只是,我難以判斷,是對伯文利好,還是對我。” 郭嘉一愣,眉頭頓時緊皺,疑惑的問道:“此話何解?主公為何忽然出此言?” “伯文在并州,幽州,是為了和雍涼交戰,恐怕需要時日去開疆拓土,南方戰事越慢越好,豈不是可以給足他時日?” 曹操極其自信的笑著,同樣也走到郭嘉的面前來,笑吟吟的看著他,“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嗎?” “伯文越是做得完美無缺,我心中越難安,他為何不發火?” 第(1/3)頁